健康養身★妊娠糖尿病生完就好? 醫:須定期追蹤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名糖尿病患者在孕期積極控制血糖,為了肚子裡的寶寶,她除了注意飲食、運動,加上胰島素治療之外,更一天監測7次血糖,確保血糖值控制在安全範圍內,寶寶終於如期健康地呱呱墜地。但該名患者產後即以為沒事了,血糖值卻在幾年後不知不覺中又回到糖尿病的程度;醫師呼籲妊娠糖尿病患者,即使產後也應定期追蹤血糖變化。

糖尿病關懷基金會執行長蔡世澤醫師表示,懷孕時胎盤產生的荷爾蒙,會影響胰島素的功能,導致胰島素的敏感度降低或產生拮抗性,大多數孕婦的身體可以經由代償性分泌胰島素來應變,但有些人的體質無法充分回應,便發展成為妊娠糖尿病。

通常在懷孕24到28週時,醫師會安排孕婦接受血糖檢測。以往沒有糖尿病史的孕婦,若未能通過兩階段的篩檢,就被診斷為妊娠糖尿病。妊娠糖尿病若未能控制得當,對母體與胎兒都將產生不利影響,包括羊水過多、巨嬰、胎死腹中、新生兒低血糖或死亡等,不可不慎。

妊娠糖尿病患者除了飲食控管與適度運動,更要監測記錄血糖,定期回診,有些醫師會檢測果糖胺(Fructosamine)值,觀察較糖化血色素(A1C)更為短期的(2至3週內)血糖變化趨勢,據以調整治療對策,幫助孕期的血糖控制。對於必須用藥的病人,蔡世澤指出,目前都主張使用胰島素治療,因為胰島素不會經過胎盤,所以胎兒不會受到影響,去年九月,衛生福利部核准孕婦使用透過基因工程製備的新型胰島素,在人體吸收更加穩定。

蔡世澤說明,長效型胰島素模擬人體基礎胰島素分泌,讓餐後血糖會從較低基礎開始上升,因此攸關妊娠糖尿病預後的餐後血糖,得以落在較安全的範圍內,是為「水落船低」;相對而言,速效型胰島素的作用則屬於「削峰去谷」,於用餐前搭配打底的長效型胰島素,可協助控制血糖不致大幅起落。

蔡世澤說,懷孕可視為一種對葡萄糖耐受度的考驗,得到妊娠糖尿病不妨換個角度思考,當做是上天對孕婦日後有可能發展成糖尿病的善意提醒或示警,因而產後更要留意血糖變化。根據美國糖尿病學會(AmericanDiabetesAssociation,ADA)2014年發表的血糖控制指引,妊娠糖尿病患者在產後6至12周內應至新陳代謝科回診做相關檢查,之後每隔三年追蹤一次。蔡醫師特別叮嚀所有妊娠糖尿病患者,一定要確實執行定期追蹤,以免錯失及早發現糖尿病的契機。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3973

相關推薦

快節奏的生活誰都有壓力大的時候,壓力一大就影響睡眠,覺睡不好就影響到隔天的工作表現,就一直惡性循環下去,讓你天天心情差,狀態又不好,怎麼辦?   其實,只要睡前來個睡前操,只需1分鐘,就能讓你輕鬆入睡,一覺到天亮。   一、跪式 像坐榻榻米一樣屈膝跪著,慢慢往後躺,手臂也要往後...

閱讀詳情 »

  日常生活中總有很多壯陽誤區,其實日常有一些小動作就可以幫男士輕鬆達到壯陽的效果,不用受花錢又達不到效果那個罪。下面博主給你推薦幾個簡單的壯陽方法: 隨意玩玩手指也能壯陽   食指尖端橈側指甲旁便是商陽穴,傳統中醫認為,刺激該穴具有明顯的強精壯陽之效,可延緩...

閱讀詳情 »

很多人都說她的鼻子是假的,她的眼睛,嘴巴,蘋果肌是假的,她整張臉都是假的!可她的美麗是真的!她得到男神的寵愛是真的,她得到的財富是真的,她得到的事業輝煌是真的!她得到了2015年10月8號所有的萬眾矚目是真的!一個女人,一生有此一次,何所求呢!   但,你全身都是真的又能怎麼樣! &nb...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不少人在運動時,一不小心施力不正確、碰撞等動作,就讓肩關節脫臼、受傷。但在傳統臨床上,因手術難度高,且錨釘植入固定手臂時可能次穿骨頭,使肌肉、神經再次受損,導致習慣性脫臼、手麻、無力,或是天氣一變,骨頭就痛等問題。 三軍總醫院副院長、骨科部醫師潘如瑜表示,此類的受傷多以...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