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婦癌定期篩檢 早期治療癌如慢性病

(健康醫療網/林宜慧報導)高踞女性癌症發生率之冠的乳癌,以及盤據女性癌症發生率第6、死亡率第7的子宮頸癌,都是早期發現,5年存活率高達8-9成的癌症,如慢性病一樣透過藥物控制和追蹤,就可降低死亡風險。政府持續推動免費篩檢多年,雖然篩檢率逐年上升,但據國健局101年資料顯示,仍有5-7成女性未接受乳癌或子宮頸癌篩檢。

根據衛生署國民健康局101年統計資料顯示,乳房X光攝影兩年篩檢率為32.5%;子宮頸抹片三年篩檢率達56.6%,雖乳癌篩檢率4年來上升1.8倍,子宮頸抹片篩檢率16年上升逾6成,但台灣仍有數百萬女性因為忙碌、保守、害怕檢查等原因,長期暴露在罹癌風險下。

目前國健局定期篩檢的補助中,乳癌篩檢的條件為45-49歲婦女,以及40-44歲具乳癌家族史的高危險群,每兩年可接受一次乳房X光攝影。財團法人乳癌防治基金會董事長張金堅醫師補充,一些無法改變的危險因子包括:年齡(台灣女性乳癌好發於40-54歲)、初經早(12歲前)或停經晚(52歲後)、未曾生育或30歲後才生第一胎、一側曾得過乳癌、有乳癌家族史,以及有乳癌變異型致病基因,這些高危險族群更必須落實定期篩檢!

抹片檢查的補助對象則為30歲以上女性,每3年1次子宮頸抹片檢查。台大醫院婦產部醫師鄭文芳提醒,女性在受檢前3天須避免發生性行為,若正值生理期或受感染期間,暫時不要接受篩檢;此外,30歲以前已發生過性行為的女性,因為目前健保尚未補助,建議自費進行抹片檢查,費用僅300-600元不等,就可早期發現,治癒機會可高達100%。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8455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藝人陳奕迅先前接受媒體採訪,被問到日常生活中有沒有怪癖,他透露自己有強迫症,像是多日住在飯店,一定只拿同一條毛巾洗澡,而且用完還會對角摺整齊,洗過澡後,不僅會用蓮蓬頭把整面牆都沖一遍,更會忍不住將地上積水掃掉;而日常生活中,不少人也可能出現ㄧ些無意義的反覆性行為,如把東...

閱讀詳情 »

骨質疏鬆症是沉默殺手,往往等到發生骨折後才恍然驚覺!台灣東洋藥品與中華民國骨質疏鬆症學會於日前10/20世界骨鬆日共同舉行學術研討會,現場特別邀請美國骨質疏鬆權威貝絲教授(Professor Bess Dawson Hughes)來台分享,會議中除發表全球飲食鈣質攝取地圖-Calcium Map,從...

閱讀詳情 »

從2004年11月健保署就開始給付第一代肺癌EGFR標靶藥物,適用於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至目前已給付三種第一、二代口服EGFR標靶藥物。其實,在近年的大型臨床試驗中,三種標靶在疾病控制的表現並無太大差異,整體生存期相似,因此,如何使患者在藥物治療期間有更好的生活品質,反而成了臨床醫師的重要課題。 ...

閱讀詳情 »

一名50多歲的許姓家庭主婦,終日飽受全身關節疼痛之苦,經轉診至醫院後,才被確診是乾癬性關節炎。收治這名許姓家庭主婦的台中榮民總醫院過敏風濕免疫科黃文男醫師表示,許姓婦人的手指拉長時,與正常人相同,一但鬆開,手指會縮回到僅剩一節,宛如伸縮望遠鏡般,但實際上手指已喪失可抓、握的功能性,就連日常打掃、轉開...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