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學生染愛滋增 專家:教育沒扎根

(健康醫療網/林宜慧報導)衛生署統計資料顯示,去年愛滋病首度進入15-24歲青年十大死因,而今年截至5月31日,全國愛滋病通報950名個案,學生族群就佔144名,令人擔憂。針對台灣愛滋病感染者年輕化現象,專家指出,根本原因就是學校教育避談愛滋!建議從國小教材開始就應該有完整的性別與愛滋教材。

據衛生署資料顯示,截至去年年底,累計本國籍愛滋感染者共2萬4239人,其中15-24歲達4716人,也就是5個愛滋感染者中就有1人是學齡青年,佔全年齡層的19.5%;且近3年(99、100、101年)新增通報感染者,該族群分別佔當年總通報數的26.2、27.5、28.6%,顯示15-24歲是愛滋感染者增加最快的一群。

究其原因,9成以上透過不安全性行為傳染,部分感染的傳染途徑與使用娛樂性用藥,或網路交友導致不安全性行為有關。

投身愛滋防治近20年的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昆明院區莊苹主任指出,學校教育總是避談性別與愛滋,雖然從國小課本就開始出現相關內容,但大多幾句話帶過,學校老師也避免提及,無形中將其他性傾向者塑造成「不正常」形象,助長學生們的錯誤認知。

她強調,不只愛滋教育,性別教育更是愛滋防治的基礎!從國小就應開始有完整的性別教育,充實對於性行為及性傾向的相關知識,未來才能落實安全性行為。

衛生單位方面,疾病管制局進入校園宣導愛滋防治,由該局第一分局組織愛滋機動防疫隊,深入台北各校與校長會談,推廣學生及教職人員參與愛滋防治工作,並鼓勵學生撰寫心得或繪製海報,加強愛滋病防治觀念;今(18)早局長張峰義也特別至開南工商,頒獎表揚該校22名參與愛滋防治競賽同學。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9954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坊芸報導)夏季來臨蚊蟲出籠,皮膚出現紅腫癢如蚊子叮狀況,卻遲遲無法消腫止癢時,可千萬別輕忽,有可能是慢性蕁麻疹找上你!台南市立醫院中醫科醫師張烱宏表示,蕁麻疹會出現像極癢凸起的疹塊,如蚊子叮般的腫塊,一般急性蕁麻疹24小時內會消失,超過6周可能轉為慢性蕁麻疹,病情可能持續數月或數...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3C產品不離手,台灣學童近視率排名世界第一!據統計,國內小六學童3個就有2個近視。眼科醫師指出,近年由於平板電腦、智慧型手機興起,兒童的近視也隨之增加,根據門診觀察,從3C產品普及化後,兒童近視比率比過去高出3成。根據教育部102學年度的統計,國小學童近視的比率高達4成...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女性第二性徵乳房可不只是乳癌擾人,乳房纖維囊腫也是很麻煩,經常會讓婦女出現疼痛;中醫師指出,會出現乳房纖維囊腫,往往是因氣滯血瘀,最好是平常就能多按摩胸骨以及拍打腋窩,並配合中藥調理,即可獲得改善。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中醫科醫師周宗翰表示,乳房纖維囊腫常出現在20-...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最近上映的電影《去看小洋蔥媽媽》,深刻呈現出失智症女主角家庭的大小事;日本電影《明日的記憶》的男主角,則為了挽留無時無刻不在消失的記憶,陷入了不知所措的境地!這些失智症電影都引起廣大迴響,而在現實生活中,失智症家庭的故事也不勝枚舉;臨床上,就有一名60歲的糖尿病患者,日...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