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寶夏病! 破解寶寶夏日常見疾病

寶夏病! 破解寶寶夏日常見疾病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夏日即將到來,你的寶寶是不是第一次體驗夏日呢?在感受快樂的同時,新手爸媽們也應該要了解夏日裡種種潛藏的危險。

小兒科醫師陳宗獻指出,「寶夏病」,第一名的就是腹瀉!因為天熱,寶寶大量出汗,如果飲水不足,體內消化液,如唾液、胃液、腸液、膽汁、胰液等都減少,影響到寶寶的食欲和消化功能,寶寶就極容易腹瀉。而細菌、病毒感染也是寶寶腹瀉的常見原因,其中又以一種長得像輪子狀的「輪狀病毒」感染為多數。感染病毒可能引起寶寶胃腸功能紊亂,甚至發生腸炎、痢疾等腸道傳染病。

寶寶輕度腹瀉表現為食欲不振,偶爾伴有嘔吐現象;重度的大便次數一天達十餘次,甚至幾十次,大便中多伴隨著大量的水份,若腹瀉情形嚴重,還會導致寶寶脫水,甚至休克。媽媽要留意寶寶的大便,如果有異常如呈水樣、糊狀、粘液狀,解膿血便,就要趕快去醫院。

接下來排名第二的寶夏病就是中暑,醫師表示,寶寶皮膚汗腺發育未完全,體內水分貯存量有限,流汗過多容易引起脫水休克。呼吸是人體自身散熱的重要方式,因為肺部是除了皮膚外的次要散熱器官,呼氣時可將肺中的熱氣排出體外(占排熱量的百分之十)。但如果環境的溫度高過體溫,吸入的是熱空氣,則甚至反而會使體溫上升,由於寶寶在夏天不能有效的控制自己的呼吸調節體溫,容易發生暑熱傷害。

臨床症狀多為,寶寶先是膚色發紅,觸摸寶寶的皮膚能感覺到乾燥發熱。寶寶煩躁不安,有的會哭鬧,呼吸及脈搏加速,接著會顯得倦怠、昏眩、抽搐、或進入昏迷狀態,測量體溫時可高達39℃以上。

第三名為感冒。夏天的特點就是烈日炎炎,離寒冷遠了離感冒似乎也遠了。但其實,寶寶的體溫調節中樞以及皮膚散熱、保溫調節功能都差,夏天室內空調環境、室外高溫,室內外溫差大,寶寶就很容易在夏日裡感冒。

症狀為寶寶不出汗,但卻口渴、尿多、食欲不振、面色蒼白而且煩躁不安,病程可持續2個月。防治暑熱症首先要改善居住條件,注意通風及溫度的控制。要經常讓寶寶在較陰涼的地方休息,無論室外或室內都要保持清潔衛生、乾燥通風。也應適當補水,給寶寶涼開水,用溫水洗澡。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1413

相關推薦

【NOW健康 楊芷晴/台北報導】現年38歲的舞蹈老師育有2子,第2胎生產完後開始出現漏尿現象,在勤做凱格爾運動半年後暫時獲得改善,沒想到多年下來,因為本身罹患過敏,常在天氣變化時咳嗽、打噴嚏,前陣子漏尿變得嚴重必須墊棉墊,每堂近1小時的舞蹈課無法中途更換棉墊,很擔心會有尿騷味。而私密處、尿道膀胱也因...

閱讀詳情 »

肺癌調養:好空氣、好食物 眾所周知,肺癌是全世界最常見的癌症,其中大約四分之三的病例為男性。它是高收入國家最常見的疾病,目前該疾病在一些低收入的國家也呈上升趨勢。肺癌發病率高,致死率也高,它引起的死亡幾乎占全部癌症死亡數的18%。 目前,肺癌已位居中國和臺灣癌症死因的首位。據中國疾病預防和控制中心...

閱讀詳情 »

第一次接觸艾灸,鼻水就停了 從小,我就與耳鼻喉科因緣不斷,持續治療了快20年,一下子好,一下子又復發,從沒根治過。也曾到大醫院做過敏原檢測,卻找不出任何原因。最嚴重的時候,聞到任何香味、髮膠味、香菸味、炒菜油煙味,只要是揮發性的物質,我就會開始鼻塞、流鼻水,然後頭昏腦脹到呼吸困難,還有鼻癢、眼睛癢...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心瑩報導】1歲半的幼兒,凌晨開始發燒到39度C,媽媽發現孩子突然雙眼上吊,牙關緊閉,甚至雙手雙腳規律的抽動,嚇壞家長,在緊急送醫的路上突然又停止,媽媽分不清楚孩子是昏迷還是睡著,到醫院檢查後,醫師告知為熱痙攣所致。彰化基督教醫院小兒神經科主治醫師張通銘表示,熱痙攣發作時看起來可怕...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