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小兒麻痺症在非洲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文:琪拉編譯圖片來源:WHO

由小兒麻痺病毒所引起的小兒麻痺症是全球性的疾病,在發明小兒麻痺疫苗以前,小兒麻痺在台灣相當流行。但因為疫苗的引進以及全面接種,台灣在2000年已被國際衛生組織公告為小兒麻痺已根除的地區。

然而,並非所有國家都跟台灣一樣幸運。依據國際衛生組織的報告,小兒麻痺症正在非洲快速蔓延,疫情傳遞迅速,需要的是數百萬計的疫苗,還有數千萬的疫苗接種員。

過去兩年來,非洲已無小兒麻痺的案例,正當專家欣喜時,沒想到這幾周內又在奈及利亞波諾省(Borno State)聽到了兩起新感染案子。為了盡速控制病毒傳播,科學家已經開始第一期的疫苗接踵,後續還會在奈及利亞、查德、尼日、中非共和國、喀麥隆等國家繼續進行後續五輪的疫苗接種。
小兒麻痺症在非洲
奈及利亞發生的這兩起案例,是已經被發現的,可能還有很多已感染但未發現的案例。因為200個感染者當中,可能只有一個出現麻痺症狀,或是還有很多感染的小孩被父母忽視了。

接種疫苗除了人民觀念讓疫苗接種困難外,還有其他政治因素讓情況變得更棘手。

前陣子,Boko Haram這位伊斯蘭教基本教義派領袖率領的民兵部隊已經在波諾省屠殺及綁架了數百奈及利亞人,讓波諾省80%的道路危險難以通行。疫苗接種人員只能以零星又[快閃]的方式,盡量迅速地為一些小鄉村的小孩進行接種。現在,經過奈及利亞軍隊血腥鎮壓,波諾省的道路已經獲得控制,有時候他們也獲得軍隊的保護,讓接種工作可以順利進行。

然而,在奈及利亞仍有大約二十萬個五歲以下的孩童,尚未接種小兒麻痺疫苗。 因為Boko Haram的襲擊,讓很多住在波諾省很多居民逃離家園,居住帳篷或是附近城市,經常的遷徙讓疫苗工作不易進行。加上波諾省有很多遊牧民族,經年趕著牛羊逐水草而居。接種人員只好跟著他們遷徙,或是設立[健康站]的方式,吸引遊牧民族前往。在那裡提供他們維他命、食物,也提供他們疫苗接種。

不過,儘管有上述障礙,但比起其他高風險國家,奈及利亞人民對於疫苗接種的觀念較開放,疫苗已獲得大部分民眾跟宗教領袖的支持。在阿富汗跟巴基斯坦,很多伊斯蘭領袖甚至稱疫苗是西方國家要殘害伊斯蘭少女的手段;或是西方國家用豬肉跟愛滋病毒製疫苗,要殺害伊斯蘭信徒,這讓疫苗接種更難以進入。

無論如何,要徹底根除小兒麻痺症並不容易,過去已經努力了三十年,但是要讓這疾病在地球徹底消失,要附上極高代價,還有數百億元的成本。人類對抗疾病之路,像在匍匐慢行,緩慢,但仍在往前走。

參考資料:
Polio Response in Africa to Be Fast, Difficult and Possibly Dangerous

相關推薦

台中1名35歲蔡小姐素來與同事相處融洽,不過日前因輕微發燒與頭痛時,同事發現她竟出現脾氣暴躁、妄想等症狀,無奈四處求診仍查不出原因,導致病情日益嚴重,更曾因癲癇、昏迷送醫急救,所幸轉院後確診罹患罕見疾病,經對症下藥,總算恢復生活自理,期待重拾好人緣。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神經內科主任王馨範說明,患者當...

閱讀詳情 »

緊張的生活節奏加上飲食的多樣化,現代人往往容易忽視腸胃問題,也就是這種粗心大意,讓已經外強中乾的腸胃,配上不良的習慣,剛好遭遇環境上的轉折,各種不舒服症狀便開始展現,做遍了各種檢查都查不出原因,最後才發現自己得了腸躁症。 腸躁就是腸胃過度敏感又反應過度,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昆明院區中醫科醫師趙...

閱讀詳情 »

現年20歲鄭小姐為第1型糖尿病患者,9歲時確診,小小年紀就開始測血糖、打胰島素,學著糖尿病和平共處。不過,低血糖一直是她最恐懼的事,有段時間幾乎天天低血糖,冷汗直冒、天旋地轉,最近上台報告時突然發作,讓她胡言亂語,連自己都不知道在說些什麼。 衛生福利部106年統計,糖尿病位居國人10大死因第5位,...

閱讀詳情 »

目前有研究發現,有1種新的治療方法能幫助自閉症患者。生活在腸道中的微生物的種類,能夠有效減少自閉症的核心症狀,包括語言、社交和行為問題等,研究刊登在《科學報告雜誌》(Scientific Reports)。 這項新的研究指出,使用「微生物轉移療法」(MTT,簡稱「糞便移植」)可以對診斷為自閉症類群...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