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小孩長期踮腳尖走路別驚慌 專家教您這樣做

小孩長期踮腳尖走路別驚慌 專家教您這樣做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你家的幼兒走路時也是踮腳尖嗎?若症狀到兩歲前都仍未改善,就應進一步接受檢查較佳;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復健科物理治療師葉采青指出,這時孩子若有早產等高風險因子或太快或太慢才走路、對人沒有很高的興趣等情形,就應及早帶孩子接受兒童發展聯合評估中心評估。

小孩走路踮腳尖 通常五歲半後就會消失

根據國外研究指出,正常孩子約有5%在五歲半前會出現踮腳尖走路情況,其中一半的孩子在五歲半後就會消失,但若為腦性麻痺、肌肉萎縮症、自閉症等孩子,約40%在五歲半前就會出現此狀況;葉采青指出,孩子開始學習走路時就會出現踮腳尖走路,當持續到兩歲,走路會踮腳尖,但站立時腳能放平,又沒有合併其他神經肌肉系統疾病,在學齡前沒有其他發展問題,就稱為原因不明踮腳行走。

拖延五歲半後治療 恐得仰賴外科手術

葉采青進一步說明,一旦孩子踮腳尖走路拖延到五歲半後才處理,多必須透過要打石膏、外科手術等治療。其實踮腳尖行走,容易造成腳後跟的阿基里斯腱太緊,這時家長可多讓孩子坐著或躺著放鬆,多讓孩子做延展性的拉筋活動,或以蹲姿玩耍、足跟著地走路、走上斜坡等,減少孩子踮腳尖走路。

及早發現及早治療 讓孩子健康成長

另外,若孩子只有其中一隻腳有踮腳尖走路的情況,則可能是長短腳、斜視等因素所導致,應盡快接受檢查;葉采青呼籲,家長多點觀察和注意,若發現孩子有任何異狀出現時,千萬別久拖,及早發現及早介入治療,就能避免影響孩子健康成長。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6969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年終大掃除,家家戶戶都在整理環境、丟掉一些不用的物品,但面對家裡一大堆的藥品,該怎麼處理呢?高醫附設中和紀念醫院副院長黃尚志表示,許多人直接丟垃圾桶或沖馬桶,不僅浪費健保資源,連帶也會造成環境污染,希望大家能珍惜有限資源,包括如何正確用藥及回收藥品,可徵詢醫師或藥師。高醫附...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林志遠/新北報導】現代人重視健康,對於疾病不再只是過去「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更著重預防勝於治療,除了定期做西醫全身健康檢查的民眾比例增加,許多民眾平時也會藉由中醫經絡按摩、飲食療法來自我保健。中醫認為,身體病痛源自氣血循環障礙、飲食影響健康等觀念,開始深植人心,也因此有越來越多人傾向...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林郁敏/台北報導】農曆春節期間是許多台商返鄉團圓的旺季,今年從除夕前1日開始彈性放假,至少連續放假7天。根據現行防疫的規定,入境各國皆需要14天隔離期,許多台商都預先規劃好時間,提早返台。尤其讓一直以來想要透過植髮改善髮際線過高、髮量稀疏的民眾,正好可以趁時間為頂上修復保養及早做好準備...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李蔚萱/新北報導】自然產還是剖腹產,一直以來都是孕媽咪們關注的議題,有人說自然產恢復快,寶寶較健康;也有人說剖腹產後比較不會尿失禁。究竟哪種生產方式比較好?婦產科醫師認為,選擇對產婦與胎兒安全的方式,才是最好的生產方式。 菡生婦產科診所邱淑芳院長表示,在正常情況下,產婦都適合自然產,好...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