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小寶寶也會長痘痘?!談「嬰兒脂漏性皮膚炎」,這個時期最容易發生!10個居家照護注意事項...

小寶寶也會長痘痘?!談「嬰兒脂漏性皮膚炎」,這個時期最容易發生!10個居家照護注意事項...

新生寶寶臉上長滿一粒一粒紅紅的疹子,身為父母自然是很擔心,叫賣哥和寶島叫賣哥老婆-惠珊-帶著花臉小寶島來到三重惠心診所,小兒科醫師檢查後說明:是嬰兒脂漏性皮膚炎讓小寶島長了花花臉。慶幸小寶島的狀況不是很嚴重。

 

叫賣哥vs惠珊vs可愛的小寶島要帶著新手爸媽們一起來認識:「嬰兒脂漏性皮膚炎」。

 

「嬰兒脂漏性皮膚炎」是一種好發於出生後數周至四個月大嬰兒身上的皮膚病,大部分經過三~四週後會逐漸好轉,絕大多數會在八個月至一歲之前自然痊愈。曾有研究文獻指出,三個月大的新生兒當中,大約有七成左右的寶寶會罹患脂漏性皮膚炎。

 

「嬰兒脂漏性皮膚炎」好發部位在:頭皮、額頭、臉部雙頰、耳後與外耳內、包尿布的地方,以及鼻唇溝、頸、腋窩、肚臍周圍、腹股溝、臀溝、陰部等身體皺褶處。症狀輕微者會堆積微油性的皮屑或紅疹在頭皮、臉部、頸部、腋下、股溝、前胸等區域,嚴重者會延伸至四肢與軀幹部位。

 

最容易堆積皮屑的部位為頭部,寶寶頭皮會布滿黃棕色皮屑,有些寶寶的痂皮則會累積得非常厚。

 

「嬰兒脂漏性皮膚炎」可能是受母親產後遺留在嬰兒體內雄性激素的影響、嬰兒皮脂腺的分泌活動增強、有過敏體質的父母、個人體質、個人免疫反應、皮屑芽孢菌等多重因素交互作用而引發的。

小寶寶也會長痘痘?!談「嬰兒脂漏性皮膚炎」,這個時期最容易發生!10個居家照護注意事項...

 

發生於出生後數周  四個月大時會慢慢好轉

嬰兒脂漏性皮膚炎與異位性皮膚炎的症狀類似,兩者典型的好發部位及好發時期經常重疊,不那麼容易區分。嬰幼兒脂漏性皮膚炎的觀察重點如下:


1.脂漏性皮膚炎發生於出生後數周,四個月大時會慢慢好轉。


2.異位性皮膚炎所引起的紅疹,並不會發生在腋下及包尿布的部位,如果發現嬰兒腋下及包尿布這兩個部位有紅疹症狀,有很高機率是罹患脂漏性皮膚炎。


3.觀察嬰兒是否因搔癢感而出現不適症狀,脂漏性皮膚炎不太會使嬰兒感到搔癢,就算有也是輕微的,嬰兒幾乎都能吃、能睡,活動力正常。

小寶寶也會長痘痘?!談「嬰兒脂漏性皮膚炎」,這個時期最容易發生!10個居家照護注意事項...

輕微嬰兒脂漏性皮膚炎能自行痊癒

一般輕微的嬰兒脂漏性皮膚炎不必治療就能自行慢慢痊癒。

 

如果紅疹面積分布較大,小兒科醫師會視狀況觀察嬰兒皮膚發炎的狀況,為避免嬰兒覺得不舒服而搔抓破皮留下疤痕,甚至導致細菌感染或是續發黴菌感染,造成惡性循環,會建議使用嬰兒適合的輕量外用類固醇藥膏塗抹,家長可以放心遵從醫師建議達到治療效果而不留副作用。

 

大部份的嬰兒也沒有併發症的情形發生,很少會持續兩個月或兩個月以上,並且痊癒之後就不會再復發。

 

小寶寶也會長痘痘?!談「嬰兒脂漏性皮膚炎」,這個時期最容易發生!10個居家照護注意事項...

嬰兒脂漏性皮膚炎居家照護注意事項

1.為嬰兒洗澡時,臉部用清水即可。選擇成分溫和的洗髮用品洗頭。


2.頭部有長出厚厚痂皮的,可以先將嬰兒的頭皮抹濕,再塗抹植物油,例如:麻油、茶油、橄欖油,敷在寶寶的頭皮上,待半小時後用溫水輕輕沖洗,最後再以洗髮精洗去這些皮屑。


3.要避免對嬰兒皮膚造成過度的刺激和負擔,用溫水幫嬰兒洗澡即可,最佳的洗澡溫度為攝氏36度至38度之間(夏天可控制在攝氏36度,冬天則為攝氏38度)。

4.洗澡後一定要幫嬰兒擦乾身體,尤其是股溝及腋下等較為潮濕的部位,避免傷口在潮濕狀況下造成續發性的細菌及黴菌感染,使病情更加惡化。


5.洗完澡幫嬰兒擦乾身體後,可以幫嬰兒塗抹一層薄薄的乳液保養。若有併發細菌或念珠菌感染,應遵照醫囑使用適當的抗生素或抗念珠菌的藥膏塗抹。


6.讓寶寶穿著吸水性強、通透性佳的棉麻布料為主的衣物,不要包裏太緊,要寬鬆,穿脫要方便,避免患部皮膚受壓及摩擦。


7.不要幫寶寶穿過多層衣物,穿得太多,悶熱,會增加復發的頻率。注意寶寶的額頭、頸部,如有出汗,應及時將汗水擦乾淨。


8.寶寶躺臥時,也要注意不要蓋過多層或過後的棉被,避免悶熱出汗。寶寶躺臥時頭部枕墊的毛巾,最好每天更換1-2次。


9.要注意家中的室溫,蠻多媽媽分享嬰兒是在離開月子護理中心回到家後,才有嬰兒脂漏性皮膚炎的現象,或許是因為月子護理中心的室溫永遠是宜人的25~26度。


10.注意嬰兒的皮膚護理,不要讓口水、溢乳與吸乳時嘴巴周圍殘留的乳汁長時間黏附在兩側臉頰上,造成進一步的刺激性皮膚炎、續發性細菌與念珠菌等感染。建議可用紗布巾以沾點方式去除髒污,避免過度搓揉擦拭傷害嬰兒肌膚。

 

懷孕、生產、育兒、健康等豐富資訊都在成長百科newlife101.com.tw

 

★有任何Q&A問題都可以提出喔!

https://goo.gl/forms/YdcyQBmPJdMWUFBa2

 

★歡迎加入“媽媽寶寶成長社”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520427148134835/

相關推薦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9)日公布國內新增1例境外移入COVID-19確定病例(案1185),20多歲女自菲律賓入境。值得關注的是,今天無新增本土病例。指揮中心指出,案1185為菲律賓籍20多歲女性,今(2021)年5月6日因親屬重病來臺探親,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入境後至防疫旅館進行檢疫,...

閱讀詳情 »

印度疫情爆發,台灣外交部在5/7日已安排41位本國籍和3位有台灣居留證的外籍人士,搭乘日本航班,昨天中午返台。而搭乘醫療專機返台的2位台駐印確診外交官,為1重症1輕症。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這2位外交官在醫院情況良好。另外從印返台其中有4位通報近期有症狀,已採檢,採檢為陰性後會再二採,檢驗結...

閱讀詳情 »

在全球新冠疫情爆發以來,美國紐約州在2020年4月更是創下第一波高峰,染疫死者在短時間內大量飆升,為緩解殯儀館的作業,政府於布魯克林日落公園設立救災停屍房,利用大型冷凍貨櫃裝載新冠染疫者遺體。然而據《紐約郵報》報導,時隔一年多,該處目前仍有超過750具遺體停放在車上,不是聯繫不上親人前來認領,就是家...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健康檢查時發現自己膽固醇過高,又有貧血,這種時候還能多吃牛排這類紅肉來補鐵嗎?國內營養師發現,有這種困擾的台灣人其實不少,明明知道紅肉吃太多不好,卻又疑惑有沒有什麼辦能夠控制膽固醇又避免缺鐵,營養師就建議只要做到3點,飲食要兼顧「高鐵」與「降脂」並不矛盾。 營養師凃淑...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