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常用家電電磁輻射排行榜

常用家電電磁輻射排行榜

現代生活中家用電器不可少,電磁輻射無處不在。常見家用電器的電磁輻射究竟有多大?對我們的健康有沒有危害呢?本期健康實驗室就來檢測一下常用家電的電磁輻射強度,並教您幾個遠離電磁輻射的妙招。本次實驗選擇了生活中常用的幾種電器:筆記本、台式電腦、加濕器、微波爐、吹風機、電冰箱、手機、飲水機。

檢測結果如下:

  以微波爐、加濕器、電吹風、筆記本電腦、手機充電狀態、台式電腦主機和顯示器後方的電磁輻射比較高。

  手機在不同狀態下的輻射強度也不一樣,待機狀態下未檢出,而來電時磁輻射迅速上升,通話時更高,但是用耳機接聽可使輻射降低至原來的1/4左右。所以用耳機接電話是比較健康的方式。

  微波爐的電磁輻射比較高。尤其是運轉時,磁輻射範圍可達3m或更遠。

  台式電腦的主機前方未檢出輻射,而後方​​的磁輻射卻比較高;顯示器的後方也比前面的磁輻射強度高;而鍵盤和鼠標均未檢出電磁輻射。

  筆記本電腦的輻射主要集中在鍵盤上方和下方。有條件的話,外接一個鍵盤是比較健康的選擇。

  電吹風在通電狀態下的電場強度較高,運轉時磁場強度迅速升高。

  加濕器在使用中的輻射強度比較高,但主要集中在後方的電源和離心風口處。

  冰箱和飲水機電磁輻射不高。

相關推薦

國際爆發武漢肺炎後,台灣成立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因應,今(27)日為指揮中心迎戰武肺一級開設滿週年的日子。在下午的疫情記者會上, 疫情監測組組長周志浩特地說明這一年來的防疫成果,他指出,不論是染疫個案發生率、死亡率都比國際來得低。在指揮中心一級開設週年的今日,周志浩特別說明防疫成果,他指出,至今台灣...

閱讀詳情 »

COVID-19疫苗即將抵台,有望在下個月開放施打。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公布疫苗7大問答,包含哪些人不建議接種、接種後多久產生保護力等。莊人祥也說明,實施接種1至2個月後,國內疫苗還充足,可開放商務人士、出國工作留學或就醫等人道因素民眾自費接種。首批COVID-19疫苗近期將抵台,衛福部...

閱讀詳情 »

台灣透過COVID-19疫苗全球取得機制(COVAX)取得20萬劑牛津AZ疫苗,不過疫苗原訂最快2月到貨,但目前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都尚未收到確切到貨日期。指揮中心疫情監測組組長周志浩說明,昨日已有透過駐外單位聯繫,COVAX表示還需晚幾天;他也說,「我們沒收到,別人也應該沒有收到」。台灣獲得COV...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