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從發病到去世僅僅14天,年輕人,胃不舒服該當心了!

從發病到去世僅僅14天,年輕人,胃不舒服該當心了!

(圖片翻攝來源1 & 來源2)

  近日,不少醫生 ​​的微信朋友圈被一條不幸的消息刷屏:年僅36歲的上海復旦大學附屬閔行中心醫院心內科主治醫師許劍峰在被查出胃癌後,僅14天就離開人世,據悉, 10月5日,許醫師在值班時發現自己肝臟有個腫塊,3天后,被確診為胃肝性腺癌,且已轉移到肝臟、骨骼、淋巴。10月19日,他因搶救無效去世,什麼是胃肝性腺癌?為何會如此致命呢?
  易發生肝轉移,一旦確診常是晚期
  據了解,胃肝樣腺癌是同時具有腺癌和肝細胞癌樣分化特點的一種胃癌,但胃肝樣腺癌的血管淋巴管浸潤、淋巴結轉移和肝轉移均較普通胃癌高。
  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普外科茅翔、羅奮等人在2015年8月《中華腫瘤雜誌》發表了論文《熟悉兩種胃癌罕見類型:胃肝樣腺癌和產甲胎蛋白胃癌》,裡面提到:,肝轉移是造成胃肝樣腺癌和產甲胎蛋白胃癌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胃肝樣腺癌的肝轉移率為75.6%,患者的1、3、5年生存率分別為30%、13%和9%;而普通胃癌的肝轉移率為11.5%,患者的1、3 、5年生存率分別為95%、57%和38%。
  如何早期發現胃癌?
  其實無論是胃肝性腺癌還是其它類型胃癌,想要早期發現胃癌,專家建議,市民可提前篩查甲胎蛋白,此外,對於45歲以上、有胃癌家族史、常出現胃不舒服或潛血陽性等症狀、慢性胃病患者及有胃切除手術者,均屬於胃癌的高危群體,這類人最好做胃鏡腸鏡檢查,這個檢查不用每年都做,檢查一次沒有問題的話可以五年後再檢查。
  長點心!有些胃癌症狀不能忽視
  其實許劍峰在檢查前,已經出現了胃痛的症狀,但是其考慮自己年輕,並沒有往癌症方面考慮,專家表示,其實近年來,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實名飲食方式的西方化,不良飲食習慣日趨嚴重,胃癌的發病人群以及年級都有往前移的現象,因此,有些胃癌早期症狀,年輕人也必須重視!
  1.大便忽乾忽稀,便秘與腹瀉交替出現;大便習慣及形狀也有所改變。大便後仍有便意。
  2.上腹部持續酸痛,繼而有嘔吐、便血或便中帶血的現象發生。
  3.腹部處有腫塊或丸粒。
  4.長時期的消化不良或胃灼熱;因脹氣時常引起疼痛或痙攣。
  5.胃口不好,特別厭食肉類。
  6.體重減輕,體質下降,比平時容易疲勞。

(本篇摘自來源)

相關推薦

▲(照/新竹馬偕醫院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新竹一位14歲國中少女,過去一個多月來持續出現咳嗽、流鼻水和非常嚴重的皮膚搔癢,體重也一個月減輕3公斤,晚上睡覺常盜汗,本來以為只是過敏症狀罷了,直到發燒和咳嗽症狀加劇就醫,醫師詳細檢查發現竟是惡性淋巴癌的何杰金氏淋巴瘤第二期,胸部縱膈腔已...

閱讀詳情 »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鼻竇炎反覆發作好不了,竟是「愛美」惹的禍!一名28歲女子,左側鼻子出現鼻塞、嗅覺異常,還伴隨劇烈頭痛的症狀,就醫檢查後,確診罹患了單側鼻竇炎,鼻腔內積了很多膿性鼻涕,雖然手術順利清除發炎病灶,鼻腔不適與感冒症狀仍反覆發生,醫師最後才...

閱讀詳情 »

▲(照/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端午節不管吃的是南部粽、北部粽,熱量千萬要斤斤計較!營養師提醒,市售粽子多以糯米製成,且使用高油脂五花肉食材,不僅纖維質含量少,熱量更高達500到600卡,以體重50公斤者為例,一顆粽子下肚需要健走2小時(約30圈400公尺操場)才能消...

閱讀詳情 »

抗生素是臨床上很常見的用藥之一,尤其用以對抗細菌感染,遵照醫囑正確使用便能藥到病除。然而,若是濫用抗生素、任意停藥等錯誤用藥行為不但可能會延誤治療、使病症惡化,甚至會造成細菌出現抗藥性,恐嚴重影響日後疾病治療的困難度。新光醫院家醫科柳朋馳醫師提醒,正確使用抗生素是維護個人用藥安全的關鍵步驟,也呼籲民...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