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心痛真的會死! 心臟疾病警訊莫輕忽

心痛真的會死! 心臟疾病警訊莫輕忽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戀人分手總說「心痛得快死了」,但心痛,真的會致死。因電影「海角七號」爆紅的茂伯,因心肌梗塞猝逝,隨後又有幾位政治人物、作家因此離世。而現在正值秋冬交替之際,更是心肌梗塞的好發季節,亞東醫院心臟血管外科邱冠明副院長表示,心肌梗塞一點都不可怕,只要改變生活習慣,做好血壓、血糖血脂的三高管理,就可以避免憾事發生。
亞東醫院心臟血管內科吳彥雯主任說,有抽菸習慣者或一走路就喘,要當心「急性心肌梗塞」。所謂的冠狀動脈疾病就是供應心臟血流、氧氣及養分的冠狀動脈,發生狹窄甚或是阻塞而發生心肌受傷跟壞死,常見危險因子包括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吸菸跟家族史等。
心絞痛連鎖反應 連下顎、牙齒都劇痛
激烈運動後、情緒激動或天氣冷熱變化快速時,都容易突發冠狀動脈收縮,導致氧氣無法順利供應到心臟與身體各處,而出現氣促、胸痛或胸口緊縮感,這就是一般所稱之的「心絞痛」。又因為神經分布的關係,還會有「痛感連鎖反應」,傳肩膀、下顎、牙齒一系列的疼痛,更是令人難以忍受。吳彥雯主任說,要解決這樣的「心痛」就要接受心導管手術。他表示,尤其現在氣候冷熱不穩定,忽冷忽熱,民眾更要注意心臟警訊。
而「急性心肌梗塞」則是血管內硬化斑塊剝落塞住後端血管,血流停滯,引起血栓,使得血管完全阻塞,心肌因缺氧而壞死。短時間內導致心臟收縮力快速下降,休克,產生致命性心律不整,甚至猝死。時間稍久,還可能因為心肌壞死導致破裂,或出現瓣膜肌腱斷裂跟心臟衰竭等併發症。若沒有及時就醫、盡速用藥物或支架打通血管,根本來不及救命。
逾半數病人 不知患有心臟病
研究發現,約一半左右的心肌梗塞病人在發作時才知道自己有心臟病。吳彥雯醫師說,若再加上到院前死亡的人數,比例可能高達六成之多。根據統計,有六成的男性、近五成的女性第一次發生心臟病時,就是心肌梗塞,甚至是猝死來表現。
心痛快服藥 無效快就醫
若有胸痛時要立刻休息,若無法完全改善,就要服用硝化甘油舌下含片。5分鐘後沒有效果,可以立刻再含第二顆,若症狀仍未緩解,就應該立即就醫。目前臨床上,以血栓溶解劑或是心導管打通阻塞的血管來搶救,越早打通血管越能下降死亡率、改善預後。
12小時內 搶救黃金期
目前心肌梗塞病患到院後的處置準則是從醫院急診室門口起算到打通血管,若能在90分鐘內達成,死亡率可大幅下降。但醫師強調,心肌梗塞的預防要從根本的危險因子及早防治,若有心絞痛便應至醫院診治並規則就醫,切勿拖延。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4178

相關推薦

【NOW健康 林郁敏/台北報導】懷孕生產是女人生命中的大事,今年45歲的張太太,歷經3胎自然產,在剛生完老么之後就出現咳嗽漏尿的症狀,雖勤做凱格爾運動後半年內稍微改善,但隨著年紀增長,膀胱愈來愈不聽使喚,從一開始大笑、咳嗽,逐漸嚴重到連跑跳也出現尿失禁。因為害怕動身而導致體型變胖、社交減少,再加上頻...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拜醫療技術的快速發展,現代女性有了更多變美的方式,除平時保養之外,許多人會嘗試整形、雷射,以及近幾年極盛行的微整形。但術後的臉部表情讓人感覺僵硬、不自然,因此有許多人不敢貿進。假如你追求延緩衰老並維持自然柔和的容貌,中醫的美顏針是個很不錯的選擇。細如髮絲的針具 千年流傳...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為減輕長期照顧家庭之經濟負擔,108年7月24日修正公布「所得稅法」第17條,增訂長期照顧特別扣除額(簡稱長照扣除額),每人每年定額扣除12萬元,今(109)年申報108年綜合所得稅即可適用!您家中是否有符合長照扣除額之家屬?減除特別扣除額12萬元 須符合四項情形之一 ...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聽損兒學習往往面臨挑戰,專家提醒越早評估助聽器介入越好,該注意什麼?為因應幼童發育耳朵構造改變,資深聽力師蔡鋕鑫建議,對聽損兒建議挑選耳掛型,使用固定性較佳的耳模,學習上搭配遠端麥克風功能,教師聲音可清晰傳入助聽器,傳統FM系統需額外加掛配件,目前也有藍牙系統,減輕配戴...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