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怎樣面對失眠

失眠(insomnia)是一種最常見的睡眠紊亂,幾乎每個人都有過失眠的經歷。隨著社會的發展,生活節奏的加快,失眠症的發生率有上升趨勢。據統計,約有30%的成人患有失眠

。引起失眠的原因可能有:

精神壓力過大。這是最常見的原因。許多長期失眠的人被認為是緊張過度和帶有抱怨情緒的人,稍有不適即甚敏感,不易鬆馳;或者思慮過度,心勞日拙;或由於激烈的心理衝突過於興奮,激動。濫用安眠藥或興奮藥。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生活起居不規律,高強度腦力勞動,體力活動過少。長期坐辦公室工作者最易患失眠。

 

飲食因素:睡前吃得過飽或饑餓;睡前飲用濃茶、咖啡或其他興奮性飲料。睡眠環境因素。睡眠中有強光、雜訊;臥室內溫度過高或過低;吸血昆蟲的騷擾;不舒服的床鋪、被褥;對睡眠環境缺乏安全感如對自然災害的恐懼,害怕鬼神等。

 

對睡眠持有不正確的態度。如認為每晚必須有8小時睡眠,當自已睡眠不足此量時,便擔心睡眠不夠,唯恐自己睡眠過少影響身體,造成精神緊張,就更睡不著覺,以至於惡性循環。

 

所謂失眠症是指持續較長時間的睡眠障礙。而不是指因為精神緊張刺激引起的暫時性睡不著覺,也不是指很多內科疾病引起的失眠,如慢性疼痛、高熱可能使人難以入睡;呼吸道感染,咳嗽可使人頻繁醒來,某些急性傳染病,如舞蹈病和延髓型脊髓灰質炎常常伴有失眠,失眠並不可怕,怕就怕有心理負擔。

樂觀的生活態度,世界上許多事情都不能強求。但有時候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睡眠就和吃飯一樣,不是每個人飯量一樣,同樣每個人的睡眠時間也不同,只要你沒有嚴重的睡眠不足感,那怕你一天睡5小時,也是正常的,無需為睡眠不足而擔心。

連續幾個晚上睡眠較差也無須擔心,可以聽其自然,疲勞了總會睡眠好的。任何人的睡眠都不是每天一成不變的,並非一定是每晚睡得一樣好。如有可能,最好睡得每天一樣多,一天睡5、6個小時可能沒有疲勞感,每天睡得時間不一樣,就是睡眠較長,也還是有疲勞感。

資料來源:999三九健康網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盈臻/新竹報導】1位55歲婦女,長期做家事、晾衣服,導致肩膀持續疼痛,手臂有很多角度彎不過且舉不起來,連內衣也很難穿,睡覺又會痛醒。醫師判斷是五十肩,但是復健了3個月進展有限,也試過打針治療,仍然沒有什麼效果,許多醫師都說不用動手術,但是病程拖很久且嚴重影響生活品質。 經人介紹至新竹...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心瑩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8)日公布國內新增9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7例本土及2例境外移入;另確診個案中無新增死亡。7例本土均屬於新北市板橋區幼兒園群聚案,至今累計23人確診,並確定此群聚案感染為Delta變異株,但和國籍航空群聚案病毒序列不同,研判為不同感染...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今(8)日新北幼兒園新冠Delta群聚已擴大至社區,新北市政府啟動擴大採檢與隔離,同社區B棟400名住戶居家隔離,A棟住戶505人自主健康管理,已343人採檢陰性;另外,幼兒園接觸者匡列採檢者1013人,已358人陰性。 新北市市長侯友宜表示,群聚板橋社區大樓已有快篩...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一名74歲婦人,5月因右下牙齦腫大,在診所接受切除牙齦手術,術中不明原因血噴流而出,轉往醫院急診。初步評估為小動脈破裂導致大量出血,經放置止血敷料與骨蠟,靜脈滴注抗血栓溶解藥物止血,一周後傷口癒合良好,醫師建議牙周治療追蹤,但婦人因疫情嚴峻不敢前往醫院,拖至7月才回診,但相...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