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怎麼吃?怎麼動?代謝快人不老!

基礎代謝率的好壞與否,正是決定自己是否比別人老得快的!「基礎代謝率」會因為我們的年齡、性別、身體組成、荷爾蒙的差別而有所不同,但怎麼提升基礎代謝率,方法無他,需飲食與運動並行。
怎麼吃?怎麼動?代謝快人不老!
除了食材選擇,此時期也很重要的是提高基礎代謝率。因為基礎代謝率的好壞與否,正是決定自己是否比別人老得快!「基礎代謝率」是指維持人體重要器官運作所需要的最低熱量,主要用於呼吸、心跳、氧氣運送、腺體分泌、肌肉收縮、細胞生理功能等,會因為年齡、性別、身體組成、荷爾蒙的差別而有所不同。



《進食順序,熱量先低後高》

隨著年齡增長,基礎代謝率會以大約每十年5~10% 的幅度下降。在飲食不變的狀況下,多餘熱量自然會慢慢累積,進而造成腰圍增加、體重上升。如果正餐主食類攝取過多,其能量在體內會轉換成過多的糖分,而肉類油脂也是熱量控制的重點,需以白肉或瘦肉為主。用餐時,建議優先攝取熱量低的食物,例如清湯和蔬菜;而飯和肉類的熱量相對比較高,所以先喝清湯、再吃青菜,最後才吃飯和肉。並建議「早餐吃得好、其他兩餐吃得巧」,才能降低吃宵夜、點心⋯等高油高糖食物的機會。



《維持運動「533 」


而生活面的部分,要加上運動習慣,才能加倍提高基礎代謝率。若要燃燒脂肪,就選擇有氧運動,如:健走、跑步、游泳⋯等;有效的有氧運動必需符合「533 原則」,即每週運動5 次、每次30 分鐘、運動時達到心跳每分鐘130 下,運動強度最好能達到「流汗」及「微喘」的效果。若想增加身體肌肉瘦體組織,就選擇肌力運動,如:重量訓練、伏地挺身、仰臥起坐、棒式定舉⋯等。飲食控制加上運動雙管齊下,基礎代謝率高、又減少熱量累積,熟年時的外在看起來會比別人更加年輕有精神。

 


有些女性會因為長期飲食習慣不佳,進入中年後,遇到體重一直難減的問題,這時若不想運動又求減重效果,所以會降低進食量。但降低進食量在減重初期也許可以達到效果,但隨著能量來源受限,身體也會啟動降低新陳代謝的機制,兩相抵銷之下,效果就不明顯。


 


因此減重過程中應搭配適量運動,提高新陳代謝率,才能減重成功。為因應不同的運動或日常狀況,人體本身自有3 套不同提供能量的系統,20分鐘以內強度小的運動項目,主要會以碳水化合物作為燃料,當運動持續下去時,碳水化合物的儲備明顯下降,脂肪便會逐漸取而代之成為有氧系統的主要燃料,這時就能減到脂肪。好的飲食習慣和生活方式就像三角形底部的兩個角,兩者都顧好了,熟年健康才會像黃金三角般穩固。

怎麼吃?怎麼動?代謝快人不老!
1.從你的食生活著手,營養師將從各層面解析多種日常飲食習慣,帶你了解健康存款該怎麼累積。

2.不管是自炊或外食、一人吃或兩人吃,營養師分別給你專業建議,為熟年族量身定作飲食建議。


3.熟年族最常問的保健食品知識、特殊病症的飲食注意…全部解惑,擁有正確觀念才能贏得健康。


 


【更多精采內容,詳見《台灣好食材Fooding》】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孕媽咪別以為懷孕就是要多吃!營養師提醒,重質不重量、養胎不養肉才能真正讓媽媽和寶寶得到足夠營養,尤其,國健署資料顯示,孕期以增加10到14公斤為宜,若體重過重反可能會造成孕婦及胎兒健康疑慮。而懷孕初期想減少孕吐,早晨可吃些全穀類食物,像地瓜、馬鈴薯;懷孕後期不想水腫,...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莫名暴瘦不是好事情!一名60歲婦人,最近一陣子以來常容易感到疲倦、胃口不好,2年下來體重暴瘦10公斤,手指關節處還出現疼痛現象,連騎機車催油門都有困難,之後手部關節腫脹疼痛更加惡化,嚴重時甚至無法穿衣服、拿零錢買菜,而且容易跌倒,輾轉轉診到過敏風濕免疫科檢查,才發現罹...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洗潔劑「亂標示」也可能釀成食安漏洞。台北市衛生局今(7)日公布最新一波抽驗結果,在針對食品洗潔劑包裝標示進行檢查部分,發現有2件產品外包裝不符規定,未以中文標示國內負責廠商地址或主要成分化學名稱,已命業者全數回收限期改正,且依法可以開罰3萬元以上、300萬元以下罰鍰。...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不少人都曾在網路看過,流傳著「洋蔥不能和魚蝦一起吃,會產生結石」的說法,這是真的嗎?正確答案,還真的不建議一起食用!食藥署在食藥署闢謠專區中就提醒,雖然不會產生毒素,但兩者在學理上同時食用的確有相互影響的可能性,可能造成腸胃不適。 食藥署指出,洋蔥含有草酸,而魚蝦富含...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