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想生小孩的夫婦必看!醫師驚爆最有效的「做人」頻率竟然是這個數字!網友全不敢相信:週期都白算了!

想生小孩的夫婦必看!醫師驚爆最有效的「做人」頻率竟然是這個數字!網友全不敢相信:週期都白算了!

(圖片翻攝自lomasprovidencia新浪博客

隨著高齡產婦日漸增多,許多夫婦求子心切,試盡各種方法,有一說是要求夫婦「禁慾」一個月,等到妻子排卵期到時,再「一次發射」,以求「一擊即中」,才不會「浪費彈藥」。然而,專業醫生並不贊成這種觀念,到底夫妻「做人」的頻率多高才能夠最容易成功呢?

 

東網日報採訪了婦科醫生張美玲,張醫生說不少夫婦對自然懷孕存有很大的誤解,最常見的現象是先計算女生的排卵周期,一個月只做人一次。張醫生說,長時間禁慾會影響男生的精子質量,不應超過七天。由於精子可生存72小時,卵子只能生存24小時,所以想生寶寶的夫婦最好是「2至3天做人一次」,另外,市面上的驗尿測排卵的試紙也可能因為黃體賀爾蒙的關係出現假陽性,使用時要特別注意。

 

女生平均每28天有一次珍貴的排卵期,想生寶寶的夫妻要好好把握機會。坊間以為,男性不管任何年齡都能生育,其實也是一種誤解。男生在年齡增長後,精子質素也會下降,減少女生的受孕機會。即使成孕也較易小產,誕下的孩子患自閉症、思覺失調,或先天性缺陷機會也較多。

 

張醫生更引述美國研究指出,女性在19至26歲受孕機會最高,30至34歲期間的受孕率有八成六。但一踏入40歲,受孕機會急跌至只剩兩成,之後每增一歲,受孕率下降5%。

 

她表示,現在平均美6對夫婦就有1對不育,就算經過連續一年正常性生活還是不能成功懷孕的大有人在。不過,造成不育的因素相當多,可能是遺傳或疾病,「有二十幾歲少女因為盆腔炎令輸卵管閉塞,結果要人工受孕。」她建議想懷孕的夫婦要多休息,飲食健康及多做運動,並且戒煙戒酒。另外,婦女過重也影響受孕,計劃生育前最好稍微減重。

 

文章轉載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久坐不動,當心把你的大腦越坐越變小了!董氏基金會今(23)日提醒,近期有許多研究發現,久坐不動會影響大腦健康,更容易失智,以美國一項研究為例,就發現不愛運動的人到60歲時,大腦的體積較小、測驗的結果也較差;而預防失智有動就有效,民眾千萬別拖到晚年來不及了。 這一項研究...

閱讀詳情 »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3)日表示,國內新增1名武漢肺炎(COVID-19)境外移入個案,於下午2時召開臨時記者會,由發言人莊人祥說明最新疫情。加上今天新增的1例境外移入,國內累計618例確診,分別為526例境外移入,55例本土病例,36例敦睦艦隊及1例不明;另1例(案530)移除為空號。(民視新...

閱讀詳情 »

現代人普遍不愛曬太陽,若加上運動不足、營養失調,恐加重骨質流失、增加骨鬆風險!聯安診所資深營養師徐景宜表示,吃對食物是補充鈣質、預防骨鬆的重要關鍵,尤其飲食要少吃含高磷或碳酸的飲料及含鋁胃藥,並選擇補充奶、蛋、芝麻或高鈣蔬菜等,以強化骨骼健康。  台灣骨折發生率高,光是髖關節骨折每年就有將近2萬例,...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黃苡安/綜合報導) 跌倒是銀髮長者常見的居家意外,85歲的廖老先生日前因在家踩小凳子換燈泡,不慎跌落而斷三根肋骨,緊急治療後需再靜養一個多月才能逐漸復原。為什麼在最安全的家也會受傷?醫師表示,很多來急診就醫的長者,都是因為不想一點小事就麻煩子女,或是子女剛好不在家,就自己爬上爬下拿東...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