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慈祐宮捐百台AED 率先推廣急救

日前立法院修訂完成的「緊急醫療救護法」,增訂公共場所應設置自動心臟電擊器(AED),以及一般民眾幫人急救時適用免則規定,在公共場所廣設AED遂成為社會的共同目標。而熱心公益的松山慈祐宮率先響應,捐贈100台AED,將設置於台北市各區公所、運動中心、車站、學校及市場等公共場所。

台北市自民國98年開始推動大型公共場所設置AED,包括台北市政府、各交通轉運站、101大樓及運動中心等地,目前北市已設置134台AED,更曾在高鐵站及運動中心發生過使用AED施救成功的案例。

台北市政府衛生局醫護管理處處長劉越萍表示,「緊急醫療救護法」修訂後,松山慈祐宮率先捐贈100台AED,顯見目前社會日漸關注AED的設置,而北市的短期目標是公共場所至少設置240台AED,並擴大辦理簡版市民急救技能訓練(叫叫CCC+AED)。

北市衛生局指出,增設AED同時配合教育訓練才能落實急救,持續性胸部按壓及配合AED操作的課程僅90分鐘,簡單易學,有興趣的一般大眾或公私立機關團體(每場次至少20人)皆可參加,如醫院、學校、幼教人員、職場、社區民眾、12區里鄰長、公寓大廈管員、計程車隊、超商及社區救命志工急救技能訓練等。相關需求可撥打1999(外縣市02-2720-8889)分機7122洽詢。

北市衛生局強調,能否掌握「黃金5分鐘」的救命時間,是搶救生命的關鍵!希望在松山慈祐宮媽祖婆的庇佑下,讓市民提升施救意願,為生命安全做最即時的把關。

健康醫療網/林宜慧報導 2013/02/04

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8007

慈祐宮捐百台AED 率先推廣急救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在華人家庭中,結婚從來不是只有兩個人的事,而是兩家人的事。每個人都有進到新環境的經驗,不論是入學或是就職,都需要與一群人從不認識到逐漸熟悉,婚姻何嘗不是如此,一個家庭新成員要與這個家庭裡的固有成員,從不熟悉到熟悉,甚至可能要同住生活,這關係超越了一般同學、同事相處的程度...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詩茜/彰化報導】57歲男子左吉安,去年12月初於北斗夜市準備擺攤時,突然失去了生命徵象,熱心的長榮林姓女護生及其父親林各聲先生當下進行CPR(心肺復甦術),消防隊救護車人員接手急救與電擊,再前往北斗卓醫院插管後,隨即轉到彰化、雲林、南投唯一的醫學中心彰化基督教醫院(簡稱彰基)急診,經...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澍清/台北報導】「呃……我就是上課中,嗯!在安靜的,嗯!時候啊,也會嗯!發出一點這樣嗯!的聲音嗯!醫生你看的出來嗯!很明顯吧嗯!啊同學都會一直學我,害我不嗯!知道怎麼嗯!辦才好。」下午最後一個病患,是滿臉焦慮的6年級小男生,因為妥瑞氏症的原因,一邊眨眼,一...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新竹臺大分院與觸控顯示及智能感測的整合專家聯手進行智能感測的臨床運用與互動顯示技術等智慧醫療合作計畫,預計將3D光學感測與觸控顯示之技術應用於醫院的檢查室、手術室、急診區、門診區、行政辦公區與復健病房等區域,以零接觸的方式,有效提升門禁安全、降低醫院內傳染風險、降低病人...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