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慢性病患易多重服藥 記錄用藥避免傷身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1名78歲阿嬤,有膝關節退化、糖尿病、高血壓等疾病,每天除了藥物,加上保健食品就服用將近30幾顆藥,她近來開始出現心跳加快、頭暈等情形,讓家人擔憂是否是因服太多藥所造成?醫師建議,家有慢性病老人,家屬應為其做「用藥紀錄卡」提醒醫療人員注意,如此可保護老人不會重複服藥,或誤用藥品產生不良交互作用。

彰濱秀傳紀念醫院藥師施順榮指出,根據統計,老年人罹患慢性病平均約有1.4種,相較用藥量比一般人多5倍,吃錯藥的機率更達7倍,不可輕忽嚴重性。臨床上,許多罹患慢性疾病的老人家,必須跨科或跨院就診,但若一時忘記,或藥量服用錯誤,就容易造成身體負擔,這時最好透過醫院的藥物整合門診,協助處理多重用藥的問題,才能避免吃錯藥、過量藥量等現象。

藥師施順榮進一步說明,臨床上,重複開三高的藥難以避免,不僅浪費資源,也恐傷身,因此若家中有慢性病的老年人,因做用藥紀錄卡,包括服藥的副作用、跨院跨科的領藥情況、服藥的時間用法等,都應詳細記錄,且就診時,就可出示相關的用藥紀錄。

患者也應注意,若有服用服用抗凝血劑,應避免再吃人參或銀杏、大蒜等保健食品,否則恐導致溶血反應;施順榮提醒,民眾多善用藥物整合門診服務,透過醫師的問診,且遵照醫師囑咐用藥,就能避免吃出問題。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3294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冬天來臨,不少民眾都會進補暖身,一名42歲的男性,本身是燥熱體質,嘴巴原本就容易破,趁著天氣轉涼吃羊肉爐補身,沒想到才吃兩碗羊肉,竟然嘴巴整個腫起來,連嘴內都有多處破洞外,牙齦也呈現浮腫現象,緊急求助中醫治療,醫師發現原來是體質燥熱導致。 容易便秘或嘴破 恐是燥熱體質...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迎接新年到來,少不了傳統年菜,但天天大魚大肉,就怕年節假期休假回來,不只體重破表,連血壓、血糖和血脂都失控;成大醫院斗六分院營養師凃巧羚指出,尤其像是三高患者,除了按時服藥控制病情外,最重要就是飲食中的食鹽攝取量,若長期累積超標,恐會埋下發病的危險因子,不得忽視嚴重性...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40多歲的陳先生在金門當兵時,就常與同袍喝酒,酒量漸增,近二十年來天天喝酒,每天的量至少是半瓶米酒,曾短暫停酒數天,就會出現失眠、手抖、心悸、冒冷汗,情緒焦慮煩躁,目前已有輕微肝硬化。 超越傳統習慣的飲酒就是有酒癮 怎樣的喝酒才算是病態呢?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專家委員會...

閱讀詳情 »

() 耶誕、跨年節日即將到來,不少人計畫開趴慶祝,原本歡樂的場景恐因摻入新興毒品變調;像派對中的彩色氣球、桌上的咖啡包、奶茶包和討喜的糖果巧克力,都可能被動手腳,添加新興毒品,成為「娛樂性用藥」! 鴛鴦錠無色無味不易發現 日前發生小模疑似遭設局服毒過量不幸猝死,警方調查發現,她的身上多達3種毒物反應...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