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憂鬱症診斷可量化 提高患者用藥遵從度

(健康醫療網/李義輝報導)「我真的罹患憂鬱症?別開玩笑了!」許多憂鬱病人在被醫師告知病情時,都不相信自己罹病,因為醫師口說無憑。成大醫院利用「腦誘發電位」、「色胺酸耗盡」等兩種不具侵入性試驗,可準確評估患者罹病程度,提高患者用藥順從度。

成大醫院精神學科助理教授兼醫師李怡慧指出,血清素是腦中重要的神經傳導物質之一,如果血清素接受體的功能失調時,可能造成憂鬱症、焦慮症、強迫症、恐慌症、經前症候群等疾病。

臨床用來治療這些精神疾病的藥物,大都能夠提昇腦中血清素濃度。目前抗鬱劑治療憂鬱症、焦慮症的成效都不錯,第一次接受處方,於六週時約有三成至七成個案病情明顯改善。

李怡慧指出,憂鬱患者如能接受妥善治療,可降低自殺危險性,提昇工作效能與生活滿意度。然而目前治療上常遭遇到困難,不少病人根本不認為自己罹患憂鬱症、焦慮症,應該只是「想太多」。

李怡慧說,常遇到病患問到「有什麼檢查可以證明?」,因為沒有科學性檢驗報告作為佐證,以致於約一半的案例在治療二次後就停止追蹤,延誤治療時機。

李怡慧解釋,目前抽血檢驗只能周邊血液中的血清素量,但無法測得中樞神經中血清素含量。常用來量測中樞神經血清素功能的幾種方法則具有侵襲性,甚至讓病人暴露在輻射污染,因此,臨床上較少使用。

這幾年來,成大精神科陸續使用「腦誘發電位」、「色胺酸耗盡」等兩種試驗,試圖提出科學性資料,讓病患瞭解自身病情。前者讓受試者接受不同音量的聲音刺激,進而觀察腦中血清素運轉體活性。

「色胺酸耗盡」試驗則可得知中樞神經暫時性的血清素下降狀態。健康受試者試驗後發現,交感神經活性上升,副交感神經活性下降,有倦怠及坐立不安感:焦慮程度較高者則更容易引發自律神經反應,清楚表現出非病態性的焦慮特質。

李怡慧強調,如果腦中血清素下降時,就會產生不安、倦怠感。如常覺得疲憊不安,就應提高警覺,接受上述檢查,看看自己是否缺乏血清素。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8857

相關推薦

白木耳是我們煲湯、煮甜品中常常用到的食材,十分爽口。但是大家要注意了,有些人是不能吃白木耳的!! 白木耳的食療價值 白木耳具有強精、補腎、潤腸、益胃、補氣、和血、強心、壯身、補腦、提神、美容、嫩膚、延年益壽之功效。它能提高肝臟解毒能力,保護肝臟功能,它不但能增強機體抗腫瘤的免疫能力,還能增強腫瘤患者...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臺南市政府衛生局指出,俗稱「紅眼症」的結膜炎近期開始在部分區域流行,主要由濾過性病毒所引起,傳染力極強,潛伏期一般為12小時到數日不等。主要症狀包括眼睛刺痛、灼熱、怕光、易流淚、有異物感及大量黏性分泌物,嚴重時會下水腫或出血,病程約4到6天。為預防紅眼症上身,建議勤用肥...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你有多久不曾傾聽身體的聲音?根據美兆首創的「身體小毛病關鍵字」調查,超過13%參與者選擇「脹」字,其解為「腹部脹氣、打嗝」,這些不明不白的鳥氣,到底是怎麼出現的呢?美兆集團研究發展處研發長劉婷婷博士表示,肚子裡的氣體,包括嘴巴吞進的空氣、胃液與胰液中和產生的氣體、以及腸...

閱讀詳情 »

  許多民眾於開車或精神狀況不佳時,常會藉由咀嚼口香糖提升精神,以保持專注力,但除了提升精神保持專注力之外,咀嚼口香糖還有許多的功用,如緊實臉部、清潔口腔等,但知道的民眾有多少呢?Pollster波仕特線上市調網於2015/4/11(六)針對民眾對「咀嚼口香糖幫助緊實臉部」之議題進行調查。...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