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指甲「插進肉裡」嚴重潰爛遲遲好不了!簡單一招「解決痛苦」快告訴大家,別讓它在折磨人了....

指甲插進肉裡怎麼辦? 教你幾招快速自救,不用再忍受這種痛翻天的可怕狀況...

 
指甲「插進肉裡」嚴重潰爛遲遲好不了!簡單一招「解決痛苦」快告訴大家,別讓它在折磨人了....
 

▼1. 浸泡在溫暖的鹽水中。

為了防止傷口再度感染,用盆子裝溫暖的鹽水,大面積的近泡腳趾。許多醫生建議,每天最好可以泡著疼痛處15分鐘,並且多泡幾次。不但可以減輕疼痛和腫脹,還可以軟化指甲、幫助足部肌肉放鬆。
指甲「插進肉裡」嚴重潰爛遲遲好不了!簡單一招「解決痛苦」快告訴大家,別讓它在折磨人了....
 
▼2. 使用抗生素藥膏。 要治療指甲最可怕的就是「自己狠下心動手」,一定要盡量避免修剪傷口處指甲或在皮膚相連處拉扯。先使用抗生素藥膏能降低感染的機率。 ▼3. 善用小塊濕棉花。 當腳趾已經被鹽水軟化後,取小片的乾淨紗布或棉花放在指甲和皮膚之間,可以避免指甲繼續往皮膚裡面生長。
指甲「插進肉裡」嚴重潰爛遲遲好不了!簡單一招「解決痛苦」快告訴大家,別讓它在折磨人了....
 

▼4. 輕輕拉起皮膚。

可以使用小銼刀或是薄薄的工具稍微在縫隙中抬起指甲,讓它離開皮膚,例如棉花或牙線。 使用過氧化氫或酒精消毒,並放在指甲邊緣尚未長進肉裡的部位。
 
Advertisements
指甲「插進肉裡」嚴重潰爛遲遲好不了!簡單一招「解決痛苦」快告訴大家,別讓它在折磨人了....
 

▼5. 穿合脚的鞋子。

在知道事後彌補的方式後,也必須知道如何事先預防。最重要的就是要穿合腳的鞋子,讓足部舒適,最好是柔軟的材質,鞋頭空間夠大。如果鞋子會給腳趾壓力,或是壓到腳趾兩側,就代表應該要更換了。
指甲「插進肉裡」嚴重潰爛遲遲好不了!簡單一招「解決痛苦」快告訴大家,別讓它在折磨人了....
 

▼6. 正確修剪指甲。

使用乾淨的指甲剪,直接指甲長進皮膚,最好的長度就是和指尖水平。
指甲「插進肉裡」嚴重潰爛遲遲好不了!簡單一招「解決痛苦」快告訴大家,別讓它在折磨人了....
 

▼7. 修剪指甲到合適的長度。

指甲剪太短也會造成傷害,記得修剪時留一點點空間。如果指甲太短,可能會在穿鞋時給足部更直接的壓力,導致指甲長進皮膚,最好的長度就是和指尖水平。
 
Advertisements
指甲「插進肉裡」嚴重潰爛遲遲好不了!簡單一招「解決痛苦」快告訴大家,別讓它在折磨人了....
 

▼8. 養成良好的足部衛生習慣。

保養腳指甲不一定要去美甲沙龍,只要定期把腳泡在溫肥皂水中十分鐘,然後輕輕用浮石或金剛砂板去角質,並用乳液來滋潤指甲周圍的肌膚,稍微做些足部按摩,就可以減輕疼痛、舒緩足部壓力。
指甲「插進肉裡」嚴重潰爛遲遲好不了!簡單一招「解決痛苦」快告訴大家,別讓它在折磨人了....
 

▼9. 有空時就檢查腳部。

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時時觀察自己的腳,不但可以發現指甲感染,也可以找出其他問題。例如糖尿病患者是眾所周知的足部並發症患者,可能包括知覺不敏銳、長老繭和潰瘍。同樣的,乾燥、脫皮也有可能是甲狀腺前兆,高高的彎曲狀也有可能是神經損傷。
指甲「插進肉裡」嚴重潰爛遲遲好不了!簡單一招「解決痛苦」快告訴大家,別讓它在折磨人了....
看完這些自救和預防的方式,突然覺得腳趾頭的健康格外重要,已經不僅僅是美觀的問題了,一定要定期檢查自己的雙腳、更了解自己的身體,而且確保每個採取的步驟都是正確的,才能讓腳趾與身體都健康。



via

相關推薦

▲公所為申辦健保卡民眾現場免費拍照。(照/台南市學甲區公所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補辦健保卡最怕忘記帶照片,還得來回多跑一趟,但現在只要跑對鄉鎮區公所可以現場免費拍照!健保署南區業務組今(13)日宣布與雲嘉南地區27家鄉鎮區公所合作,提供辦卡免費拍照服務,讓民眾可以到公所當場拍照申辦...

閱讀詳情 »

抗生素是用以抑制細菌感染的用藥之一,若因病需要使用抗生素時,醫師或藥師都會特別叮囑一定要把所有的抗生素吃完,以免發生更嚴重的抗藥性問題。然而,若不慎忘記按時服用抗生素時,該怎麼補救才好呢?新光醫院家醫科柳朋馳醫師表示,若發現逾時未吃抗生素時,最好盡快補吃,之後再回復正常的服藥頻率即可。柳醫師也提醒,...

閱讀詳情 »

▲上班族職場常面臨壓力。(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台灣上班族壓力大,但壓力來源在哪?董氏基金會調查就發現,國內受訪者在職場上總是或經常感到壓力的事件前「5大壓力」排行榜,分別為:業務、健康、時間、上司(主管)以及進修。專家進一步提醒,企業主應關心員工心理健康,...

閱讀詳情 »

口腔保健的重要性不言而諭,然而,還沒長牙的小寶寶也要做好口腔保健嗎?又該如何做呢?柏登牙醫院長黃斌洋醫師表示,建議家長應及早養成孩子口腔保健的好習慣,包括從小就幫寶寶在餐後擦拭牙齦、長牙後應養成刷牙習慣等,美國兒童牙醫醫學會也建議孩子應於1歲開始規律接受牙科檢查,以確保幼兒的口腔健康。  維護口腔健...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