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掌握健康不麻煩 「先測血糖」再運動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參加路跑、馬拉松,已成全民運動,但卻曾出現民眾因身體不適而必須中途停止,亦發生嚴重至猝死的不幸意外。台東基督教醫院家醫科黃信揚醫師建議,若活動現場增加「血糖檢測站」,民眾在賽前測量血糖值,掌握身體狀況,才能讓運動更安全又健康。

運動時,身體會開始消耗血糖,超過30分鐘後,肝臟與肌肉儲存的醣份即耗盡,出現血糖過低等不適,如:暈眩、虛弱等。因此,在賽前最好能進行血糖監測,以防意外發生。

黃信揚醫師表示,多數民眾因「怕麻煩」而抗拒血糖監測,對於操作功能複雜的血糖機,易產生排斥感。目前市面上已有操作簡單容易上手的產品,建議民眾可挑選適合自己的血糖機。

運動應量力而為,並隨時掌握身體狀況,黃信揚醫師提醒,若血糖低於100mg/dl,最好先休息並補充營養,直到血糖值穩定。賽前多留意,千萬別因為害怕或懶惰,讓血糖值高低起伏而不自知,成為危害健康的不定時炸彈。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8708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為什麼我的孩子總是上課不專心?為什麼我的孩子上課都在打瞌睡?為什麼我的孩子背課文都背不起來?為什麼我的孩子比其他同學矮?其實上述家長的煩惱,很可能和兒童睡眠時的呼吸障礙有關,這是小朋友在睡眠過程中因為上呼吸道阻塞,發生呼吸暫停或不足而導致血氧濃度下降的情形。兒童過動、注...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國內今天(16日)新增新增1例本土、10例境外移入。新增本土個案為印尼籍30多歲女性(案16446),10月15日因離境需求,自費採檢,今日確診,Ct值37.3,並無症狀,初步研判為舊案,匡列3名接觸者,需居家隔離。 ▲10月16日新冠新確診個案狀況。(圖/中央流行疫...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七十餘歲的曹老伯,有長期的糖尿病與高血壓病史,不過控制尚稱穩定。眼科方面則因為隅角開放型青光眼、白內障而在眼科追蹤,以及非增殖性糖尿病視網膜病變而接受過全視網膜雷射光凝固治療。某次於眼科回診,主訴左眼視力變差約兩周,經眼底檢查,診斷為高度懷疑左眼發生中心視網膜靜脈阻塞(...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編譯組/外電報導】你知道嗎?1天當中,什麼時間吃東西對健康是有影響的,甚至與所吃下肚的食物內容一樣重要。 根據發表在《內分泌評論雜誌》(Endocrine Reviews)上的1項新研究的作者說法,1天內控制在8至10小時的連續時間內進食,可能有助於預防和管理慢性疾病,例如糖尿病和心臟...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