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攝護腺切除手術 選擇日趨多元

攝護腺切除手術 選擇日趨多元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78歲的張先生,由於長年解尿不順,3年前就醫被診斷出有明顯攝護腺腫大,體積約為110毫升。平時透過藥物治療,症狀明顯緩解,但若遇到憋尿太久、感冒時吃成藥或是喝酒等特殊情況,症狀就會再度失控。最近他又舊疾復發,再次因解尿困難掛急診放置尿管,並用手術根本治療攝護腺腫大問題。

收治這名患者的新竹馬偕醫院泌尿外科主任李得安表示,攝護腺腫大的根本解決方法是手術切除增生的攝護腺,目前常見的選擇包括單極性電刀、雷射和雙極性電刀,最大的差別在於手術風險和復原時間。許多病患的攝護腺腫大,多半可透過藥物獲得相當的控制,但對於體積較大的攝護腺,藥物常會療效不足,因此最根本的解決方式為手術治療。

李得安主任指出,目前攝護腺手術主要有三種,但在風險、復原時間和健保給付上皆不同,可依個人的考量做選擇。歷史最悠久的是傳統電刀、新式的雙極性電刀和雷射。傳統電刀的風險稍高,主因是需要用蒸餾水當傳導的介質,易導致電解質不平衡,也就是所謂的水中毒,若是攝護腺體達100毫升等較大體積,風險更高,嚴重可能造成生命危險。

至於新式攝護腺手術已改良,是用生理食鹽水來當手術的介質,不會造成水中毒,雷射或雙極電刀手術都可達到相同效果。李得安說,兩者又有一些差別,以出血量而言,雷射較低;雙極電刀的出血量則與傳統手術相似,需要輸血的比例較高。在費用方面,雷射目前健保不給付,需要自費;雙極電刀則有健保給付。

李得安表示,雷射或新式電刀等新式手術,風險已經明顯降低,效果也相似,差別大致上是手術後的復原時間長短,患者可以和醫師多加討論,了解最適合自己的方式,以達到最佳的治療效果。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6706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國內一名4歲男童確診新冠肺炎,就讀幼兒園已停課,引起不少家長擔心小朋友會感染病毒。因此,「防疫大作戰」也成了許多幼兒園所的重點項目,衛生福利部草屯療養院兒童早期療育中心更舉辦「洗手小超人,打倒惡病毒」活動,以知性務實的內容搭配溫馨氣氛,傳達正確的防疫觀念。 早療中心話劇...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跳繩是一項極佳的瘦身運動,研究顯示,跳10分鐘、每分鐘跳140次,燃燒的卡路里就相當於慢跑半小時,還可以讓全身肌肉變得勻稱有力,而且不受天氣影響,只要一塊小小的空地運動,就可以讓你擁有好身材,但跳完後要做收操拉筋動作,以防變成蘿蔔腿喔!讓血液獲得更多氧 保持心血管強壯跳繩能...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科技部「研發成果萌芽計畫」新創公司,研發出新冠肺炎(COVID-19)12分鐘檢測設備!科技部今(8)日記者會發表新冠肺炎檢測設備,只需要受測者1滴血,就能確認是否感染或處於恢復期,新設備已經在丹麥有了初步臨床驗證。   新檢測設備在今(2020)年3月初已...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盈臻/台北報導】台灣防疫有成受到全球矚目!繼美國公共電視新聞網(PBS)之後,有印度「公視」之稱的媒體Lok Sabha TV(LSTV),首度以長達18分鐘的報導,專訪台灣世衛外交協會理事長姜冠宇醫師,介紹台灣抗疫的過程。   姜冠宇在受訪時表示,台灣超前部署的關鍵,在於...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