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數學:從扳手指到憑記憶的過程

數學:從扳手指到憑記憶的過程

隨著年紀增長,我們在處理一些簡單的算術時,其實很多時候我們並沒有真的去算,而是把之前的記憶拿出來運用,不過兒童卻常常扳著手指一個一個算。科學家已經發現從兒童過渡到成年人大腦運作方式的改變,研究刊登在「自然神經科學」(Nature Neuroscience) 雜誌。

史丹佛大學發展認知神經科學家 Vinod Menon 與他的同事,找來一群受試者參加個位數加法測驗,分別有 28 位 7 至 9 歲兒童、20 位 14 至 17 歲青少年與 20 位剛成年的人。在初步的實驗中,他們驗證了一項先前的研究,顯示兒童必須真的要有計算的過程才能得到答案,但青少年與成人可以依靠既有的記憶直接報出答案,而不必真的用算的才知道。

而針對兒童組,他們在間隔一年後又做了一次測驗,發現小朋友漸漸不再用扳手指及口中念念有詞等方式回答問題,轉向以記憶為主。在用功能性磁振造影 (fMRI) 觀察這些孩子的腦部後,他們發現到前後兩次比較,大腦中掌管記憶形成的海馬迴活躍程度有所提昇,而負責計算的前額葉與頂葉皮質神經活動下降,說明前後兩次神經活動的區域是不同的。

雖然海馬迴有較強的活動,但在研究團隊看來,其活躍程度的高低顯示,單看海馬迴還不足以建構一個完整的說明,而應該是說海馬迴與大腦其他部份的協調運作才是關鍵,特別是跟處理長期記憶的「新皮質」(Neocortex),他們發現這兩者互動愈高的兒童,用記憶來回答算術問題的比例就愈高。

紐約羅徹斯特大學認知神經學家 Jessica Cantlon 表示,這項實驗證實了目前人類處理數學的過程理論,然而,如果要進一步確認海馬迴與新皮質之間的互動,還需要進一步的實驗,特別是針對海馬迴受損或是有學習障礙的人們,可以更清楚看到因果關係。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6613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高雄一名2歲男童,月初突然發燒、四肢起紅疹,短短3天出現嚴重肌抽躍、嘔吐及嗜睡,送醫入住加護病房,確診為腸病毒71型重症,經過一星期治療,所幸康復出院。 腸病毒疫情下降 根據疾管署疫情通報資料,上周全國門、急診腸病毒就診為1萬5521人次,較前一周下降24.7%,新增...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每10個兒童,就有1、2個罹患過敏氣喘,因為過敏氣喘好發於換季時節,許多父母常在孩童放暑期的時候,請中醫師幫孩童使用三伏貼來調整敏感體質,以改善進入到秋天,遇到日夜溫差變化大,久咳不癒、喘起來的症狀。在夏季把身體底子養好,從「根本」調整過敏體質,也是現代醫學「增強免疫...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國人自從新生兒開始施打B型肝炎疫苗之後,孩童罹患肝炎的情況已不常見;但是,也偶爾會有猛爆性肝炎的病例出現。日前就有一名國中生,因為飲食不節,感染到A型肝炎,就發生猛爆性肝炎,差點沒命! 愛吃生魚片惹禍 收治這名國中生的開業醫小兒科醫師盧英仁表示,這名國中生喜歡吃生魚片...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子容報導)選擇吃素的朋友可能都有不同初衷,如為了宗教信仰、健康因素、保護環境等,更有許多人都將吃素與健康聯想在一起,但吃素食真的就會比較健康嗎?其實,有些素食經過烹調後,反而營養素都流失了;因此,即使是素食者,還是要注意飲食均衡,才是真正的健康法則。 過度烹調加工 素食也不見得健...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