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日本料理研究家指出:烹飪蔬果四不宜

日本料理研究家指出:烹飪蔬果四不宜

 

眾所周知,蔬果富含的維生素有益健康美容。但許多人在烹飪蔬果時卻錯誤地破壞了其中的營養。在烹飪蔬果時應有哪些注意,要避開哪些誤區呢?來看看日本料理研究家小川千惠子的建議。

 

日本料理研究家指出:烹飪蔬果四不宜

1.不要用攪拌機或食品處理機來打果汁。

很多人用攪拌機或食品處理機來榨鮮果汁喝,以為這樣做能完整吸收水果營養。其實在攪拌過程中,水果所含的維生素C會不斷被氧化破壞。建議改用果汁機,它能迅速把水果的液體部分和殘渣分離,大大降低維生素C的氧化程度。

 

2.不要把含“維生素C分解酶”的蔬菜同水果一起烹飪。

很多家庭喜歡把新鮮蔬菜水果混合一起做沙拉吃。但要注意,胡蘿蔔、黃瓜、蘋果、香蕉等蔬果含有“維生素C分解酶”,混合吃會破壞其他蔬果所含的維生素C。不過,這種分解酶怕熱,做沙拉時,胡蘿蔔可以先加熱再用;蘋果、香蕉等不易加熱的水果可以先澆上檸檬汁,也有破壞分解酶的效果。

 

3.不要把煮過綠葉菜和根莖菜的湯汁倒掉。

維生素C不耐熱,水煮綠葉菜和根莖菜時,它很容易流失到湯汁裡,但本身並沒被破壞。因此,綠葉菜或根莖菜用來做湯最適宜,吃掉菜後連湯一起喝能充分攝取維生素C。煮湯的時候最好合上蓋子,隨熱蒸發的維生素C會隨水滴流回湯裡,不至於浪費。

 

4.做沙拉用的蔬菜不要長時間浸泡。

做沙拉用的綠葉菜切好後,放冷水裡浸泡片刻可以令蔬菜吸收水分,保持脆嫩口感。但長時間浸泡,蔬菜能吸收的水分量會飽和,隨後維生素反而會從蔬菜內部流失到水裡。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市售許多包裝食品,如糕餅、零食的反式脂肪常標示為0,讓消費者以為可以安心食用;不過,董氏基金會指出,反式脂肪常標示為0,不代表沒有反式脂肪,或可能含量不超過0.3,甚至改用棕櫚油、採交酯化技術,但同樣對人體有害,傷心又傷腦。各類糕餅、洋芋片、爆米花、泡麵、冰淇淋等包裝食...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經歷2次流產、1次寶寶早夭,40多歲的劉姓婦人,原本不敢奢望有機會當媽媽。1年前,她與丈夫決定再試一次,沒想到26周時發生早產,生下僅1020公克的早產兒,比一個寶特瓶還小,寶寶住了一個多月的保溫箱,才順利出院返家,如今健康狀況良好。「當時,她真的好小。」劉媽媽說,先前...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許多孩子生下來後,在後背部會有屬於寶寶的專屬印記─蒙古斑;但有些新手媽媽以為寶寶全身上下的印記都是蒙古斑,而忽略嬰幼兒疾病的徵兆,差點錯過治療的黃金時間。台安醫院小兒科陳萬德醫師表示,大部分的嬰幼兒出生後都會有蒙古斑,而蒙古斑就是先天良性的色素性胎記,最常出現在寶寶的臀...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今年12歲的葉小妹,罹患鳥胺酸甲基移轉酶缺乏症(OTCD),2歲前已服用藥物,但仍因高血氨造成3次昏迷,必須長期食用特殊配方奶粉,無法正常飲食,直到2歲半接受父親活體肝移植,從此不必限制飲食、也不再出現高血氨症狀,目前已換肝9年多,發育完全正常。台北榮總兒童外科劉君恕醫...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