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暈車暈機暈船再也不用怕!!!只要喝一種水就不會暈了~~(必收藏實用知識)

 

暈車暈機暈船再也不用怕!!!只要喝一種水就不會暈了~~(必收藏實用知識)暈車暈機暈船再也不用怕!!!只要喝一種水就不會暈了~~(必收藏實用知識)

 

你在旅途中曾暈車、暈船甚至暈機嗎?從醫學上說,暈車、暈船和暈機統稱為暈動病,這個病雖不屬疑難雜症,但是由於症狀令人非常難受,下麵我們介紹七種方法:

 

1.胃復安:
胃復安1片,暈車嚴重時可服2片,兒童劑量酌減,於上車前10~15分鐘吞服,可防暈車。
行程2 ​​小時以上又出現暈車症狀者,可再服1片。途中臨時服藥者應在服藥後站立15~20分鐘後坐下,以便藥物吸收。此法有效率達97%,且無其它暈車片引起的口乾、頭暈等副作用。

 

2.桔皮:
乘車前1小時左右,將新鮮桔皮表麵朝外,向內對折,然後對準兩鼻孔兩手指擠壓,皮中便會噴射也帶芳香味的油霧。可吸入10餘次,乘車途中也照此法隨時吸聞。


3.鮮薑:

行駛途中將鮮薑片拿在手裡,隨時放在鼻孔下麵聞,使辛辣味吸入鼻中。也可交薑片貼在肚臍上,用傷濕止痛膏固定好。

 

4.風油精:
乘車途中,將風油精搽於太陽穴或風池穴。亦可滴兩滴風油精於肚臍眼處,並用傷濕止痛膏敷蓋。

 

5.食醋:
乘車前喝一杯加醋的溫開水,途中也不會暈車。

 

6.傷濕止痛膏:
乘車前取傷濕止痛膏貼於肚臍眼處,防止暈車療效顯著。

 

7.指掐內關穴:
按壓內關穴是治暈車最常用的方法。當發生暈車時,可用大拇指掐在內關穴(內關穴在腕關節掌側,腕橫紋上約二橫指,二筋之間)這個穴位通心,具有調節中樞神經的功能。

 

8、按合谷穴:
合谷穴位於人體的手背部位,拇指、食指合攏,在肌肉的最高處取穴,也就是老百姓常說的虎口處。按壓此穴位可直接作用於胃腸,有非常好的緩解頭暈及噁心嘔吐作用。

 

9、按足叁裡:
足叁裡位於外膝眼下3寸。需根據個人的耐受程度,按壓上述穴位1-5分鐘,當 ​​自己感覺到有酸脹感時就可停止。

 

10、有暈車史的人在乘車前除要充分休息好外,像牛奶、豆製品、醣類以及蔬菜等食物也不宜多吃。

 

小朋友遠足暈車最痛苦了!!媽媽必備常識~~

大人想坐游輪出去玩也逃不過這命運,有了這些知識,就再也不用怕啦!!

圖片來源

文章來源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盈臻/台北報導】根據國民健康署統計資料顯示,女性乳癌的標準化發生率從1997年的每10萬人口30.09人,上升到2017年的每10萬人口78.9人,將近20年的期間,上升了263%。生活習慣、飲食西化、晚婚高齡產婦等都是原因。 20至39歲乳癌死亡率竟微幅上升 不可大意 根據最新一期...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澍清/台北報導】自2021年5月開始,新冠疫情急遽升溫,5月15日雙北採取3級管制,3天後中央疫情指揮中心將管制擴及全境,接踵而來快速累積的確診及死亡人數,伴隨著紛沓而至,民眾心理受到強烈衝擊,社會瀰漫著焦躁不安的氛圍。 國泰綜合醫院精神科、自殺暨成癮防治中心主治醫師單家祁表示,面對...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今(21)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統計,全國新冠接種567.4萬人次,分別為牛津AZ有287.7萬人次,與莫德納279.6萬人人次,人口涵蓋率23.5%,即將完成25%目標;另一方面,部分縣市首長表達願意牛津AZ混打高端疫苗,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強調,希望能...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詩茜/台北報導】「吃藥要記得配溫開水喔!」這是藥師在發藥時常說的小叮嚀。所謂的溫水,大約是從室溫25℃到不超過體溫的37℃之間。但民眾常會忘記或求一時方便,直接以茶、果汁等飲品服藥。這不僅會影響療效,還可能提高不良反應發生的機率。食藥署提醒民眾,除非藥品有特別標示,否則服藥時仍應配服...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