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毒物專家不藏私分享:5大飲食防毒撇步與2大排毒方法....

毒物專家不藏私分享:5大飲食防毒撇步與2大排毒方法....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張瓊之/專題報導)食安問題連環爆,黑心產品層出不窮,加上除了食安問題外,就連國人罹癌的比例也逐漸升高,平均每5分26秒有1人罹癌,速度快得驚人!雖然目前尚未有直接的證據顯示出與食安有關,但換個角度想,一個人罹癌、器官衰竭都是經年累月造成,如果從小就開始接觸這些黑心產品,誰也無法保證國人大腸癌、乳癌比例增,皆與黑心食品無關! 

其實,不僅黑心食品,國人的飲食習慣也是充滿問題,因此《優活》特別訪問林口長庚毒物科顏宗海醫師,他也不藏私分享自己的飲食防毒撇步,列出5大要點來提醒民眾:

1)不要重口物,要清淡/如果想要擁有健康的身體,少油、少甜、低普林、低糖很重要,不然就會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且要特別注意的是低普林,應減少食用章魚、螃蟹、龍蝦等高普林海鮮,以免尿酸過高。

2)不要高溫調理,應以低溫為主/就算食材本身富含的許多營養價值,但只要用錯烹調方式,就會增加致癌,舉例來說肉類在高溫烹調下,容易異環胺,進而增加大腸癌等風險;魚類食物雖然有良好的不飽和脂肪酸,但當經過油炸、燒烤後,就會產生苯芘,引發致癌風險。

3)少吃加工食品,多吃天然食物/盡量吃食物原形,越天然越好,以免攝取過多加工食品,增加身體負擔;此外天然食物,烹調方式也建議避免煎、炸、烤。

4)少紅肉、內臟器官/在飲食習慣上,除了應以八分飽為主外,也不一定每餐都要有肉類,以免紅肉吃多增加大腸癌等風險。而另外像是抗生素、環境賀爾蒙、重金屬、農藥等,都容易累積在動物的內臟器官中。

5)魚吃小份就好/不同於紅肉,魚肉因含有豐富不飽和脂肪酸,常被認為是比較安全的肉類,但在工業污染影響下,海水很可能含有重金屬,魚類恐將毒物累積在體內,生命越長、體型越大的魚種,體內越可能含有高量重金屬,建議吃巴掌大的小魚,重金屬含量較少。

2大簡單的排毒方式:水要喝足、蔬果吃當季

至於該怎麼吃才能吃的健康又安全?為避免民眾不自覺中吃進黑心產品,顏宗海醫師提醒,由於身體中的排毒器官有腎臟及腸胃道2種,第一如果不小心食用到水溶性毒物(如重金屬、農藥),可多喝白開水助代謝,讓毒物從腎臟、尿液中排除,一般會建議至少喝8大杯,約2000C.C才夠;第二則是脂溶性毒物(如黃麴毒素、苯芘),可多吃當季、當地的新鮮蔬果,幫助脂溶性毒物從腸胃道排出,以免毒害累積體內造成危害。

【更多精采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天氣回暖,出外踏青或掃墓民眾應小心蟲蟲危機。日前,一名婦人前往山區,返家數日後出現發燒、全身痠痛、倦怠及紅疹等症狀而就醫,並提及胸前出現一個約一元硬幣大小、周圍發紅但不痛的黑色結痂,但是並不記得最近該處皮膚有受傷。經醫師詢問病史,抽血送疾病管制署進行檢驗後,證實為...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連續假期即將到來,民眾掃墓祭祖或郊遊踏青,應預防遭恙蟲叮咬而造成身體不適,甚至感染恙蟲病。臺北市政府衛生局提醒民眾於山區或戶外活動時,應儘量避免進入草叢,並做好個人防護措施。 北市衛生局疾病管制處陳少卿處長表示,恙蟲病為第四類法定傳染病,全國平均每年因恙蟲感染的確...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正逢春冬季節轉換,天氣忽冷忽熱,慢性阻塞性肺病(簡稱COPD)患者,若沒有規則服藥,在氣候變化時容易出現咳嗽痰多、痰黃、呼吸困難、氣喘等症狀,嚴重者甚至導致呼吸衰竭。因此,醫師的叮嚀,慢性阻塞性肺病病患應要每年接種流感疫苗,並每五年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以降低急性惡...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秋冬季節及天氣轉換正是心臟疾病的危險時期!環保署長魏國彥於昨日(3/31)列席立法院社會福利及衛生環境委員會備詢時,突然心臟不適,緊急到台大醫院檢查。據台大醫院表示,經過檢查初步診斷為疑似「急性冠狀動脈症候群」,並安排加護病房住院與心導管檢查。 南投醫院心臟科嚴元...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