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氣喘發作呼吸衰竭 高頻震盪呼吸脫險境

氣喘發作呼吸衰竭 高頻震盪呼吸脫險境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未按時服藥氣喘發作 鬼門關前走一遭

氣喘是國人常見的慢性疾病之一,臨床上,曾有好幾位沒有按時使用藥物而出現重積性氣喘(status asthmaticus)發作的患者,被送至三軍總醫院急診室時,都已嚴重的呼吸衰竭,接受插管使用傳統呼吸器模式及一般藥物治療後仍處於病危狀態,所幸胸腔內科醫療團隊使用「高頻震盪呼吸模式(HFOV)」,恢復呼吸道功能,改善呼吸衰竭幫助病人脫離險境,甚至可以免於接受葉克膜(ECMO)治療,最後順利拔管,轉到一般病房並平安出院。

平時不正視恐陷入急重症危險

三軍總醫院胸腔內科郭彥良醫師表示,氣喘所誘發的症狀不但嚴重影響病人生活品質,所導致的惡化更可能致命,對於病患個人、家庭以及整體社會而言都是相當沉重的負擔,如果平時不正視及好好治療追蹤,便有可能陷入急重症的危險之中。

六成病人並無長期使用藥物

根據研究統計,即使醫師已開立正確且適當的藥物,仍有六成的病人並沒有長期使用,主要的原因是病人認為疾病已好而不需使用,次之則是害怕類固醇的副作用,平時只靠急救型的氣管擴張劑,這樣因誤解而衍生的行為,反而是造成氣喘急性發作或控制不佳的主因。事實上,吸入型類固醇很少有全身性,且以台灣就醫的可近性及世界級的醫療水準,每年因氣喘而死亡的比例更逐年下降。

規律回診追蹤並按時用藥

郭彥良醫師提醒有氣喘的民眾,務必規律回診追蹤並按時用藥,不須過於恐慌藥物的副作用。如果對於用藥有任何疑問,可與醫師請教討論。雖然氣喘無法治癒,但多數氣喘病人經過適當治療都可正常生活、工作、運動。

進一步研究盼達高水準照護

對於重積性氣喘發作而接受插管使用傳統呼吸器模式及一般藥物治療但仍處病危的患者,在需使用葉克膜之際,能否大規模運用高頻震盪呼吸模式成功扭轉氣喘重積病人的呼吸衰竭狀況,根據過去幾例成功的經驗,三軍總醫院胸腔內科團隊深具信心並正在進一步研究分析,希望達到更高水準的急重症照護品質。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3746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吃過生薑後,人會有身體發熱的感覺,這是因為它能使血管擴張,血液循環加快,促使身上的毛孔張開,這樣不但能把多餘的熱帶走,同時還把體內的病菌、寒氣一同帶出 1生薑害的我們不長口腔潰瘍了用熱薑水代茶漱口,每天二至三次。一般六至九次潰瘍面​​可以收斂。 2生薑​​害的我們牙周炎消腫了先用熱薑水代茶漱口,早晚...

閱讀詳情 »

皮膚覆蓋於人體的表面,可以算是人體最大、面積最廣的器官,可以反映出內臟的病變。所以從皮膚觀察某些病癥的信號,也是有理可循的。 糖尿病是一種慢性內分泌代謝性疾病。近年來,醫學界研究發現,不少缺乏典型征狀或是處於隱性期間的糖尿病人,其皮膚往往會出現種種異常變化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反映到皮膚上訊號有: ...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義輝報導)對於學生而言,寫功課是責任之一,但近距離用眼時間過長,可能導致近視加深,也是目前需要關注的問題之一。臺北市立聯合醫院眼科部透過問卷調查發現,目前8歲學生,將近有八成五的比例,平均要花1.5小時才能完成作業。中興院區眼科醫師蕭雅娟表示,為避免孩童近視度數快速增加,建議每讀...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義輝報導)喜愛戶外踏青活動的傅小姐,近期才剛退休,正打算好好規劃退休生活,但卻出現退化性關節炎,無法久站或久走,還會伴隨著疼痛腫脹的感覺,必須暫停戶外活動。所幸,為治療關節炎,開始到醫院施打「高濃度血小板血漿」(PRP),目前不適已大幅改善,還恢復了健行活動。收治傅小姐的大千綜合...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