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請小心!!皮膚起一粒粒可能是「糖尿病」!快檢查自己有沒有這些症狀!

請小心!!皮膚起一粒粒可能是「糖尿病」!快檢查自己有沒有這些症狀!

皮膚覆蓋於人體的表面,可以算是人體最大、面積最廣的器官,可以反映出內臟的病變。所以從皮膚觀察某些病癥的信號,也是有理可循的。  

糖尿病是一種慢性內分泌代謝性疾病。近年來,醫學界研究發現,不少缺乏典型征狀或是處於隱性期間的糖尿病人,其皮膚往往會出現種種異常變化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反映到皮膚上訊號有:  

1.全身或局部性瘙癢  

專家說,其實皮膚瘙癢是糖尿病的早期發病的癥狀之一,糖尿病患者發生皮膚病或是皮膚感染的很常見,有一些患者甚至是在皮膚科看皮膚感染時,才知道患有糖尿病。早期糖尿病人的皮膚瘙癢分為全身性或局部性,發病部位則不定,發病程度也不一致,但一般多發生於女陰、陰囊等部位,特別是女性外陰瘙癢更為常見。  

2.毛囊炎  

早期糖尿病患者體內的血糖濃度已經比正常人高,皮膚組織的含糖量也高,容易滋生細菌和真菌,發生感染,其中最常見的是毛囊炎。皮膚上會出現痱子樣的炎癥。這些痱子樣的小疙瘩裡面有膿液,觸摸時會痛,把膿液排出後會愈合,但會反復發作,此起彼伏。如果不及時處理,會引起毛囊周圍炎,又叫做癤。  

3.出汗多  

由於糖代謝障礙,神經功能紊亂,交感神經興奮,汗腺分泌異常,糖尿病患者皮膚潮濕多汗,動不動就汗流浹背。這可能是神經病變的前兆,是糖尿病的並發癥,患者應給予足夠重視。  

4.感覺異常  

四肢的皮膚時有麻木灼熱感,也有人四肢疼痛,穿衣服和蓋被子的時候疼得更厲害。長期高血糖可引起神經系統並發癥,但有些患者出現感覺異常後仍然不知道自己有糖尿病。  

5.皮膚皰疹  

糖尿病人身體抵抗力弱,皮膚容易感染。有的患者皮膚上會長水皰,裡面有透明的漿液,多出現在手腳上。雖然水皰幾周內就可愈合,但會反復出現。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楷婷報導)針對長期臥病在床的患者,不能翻身、動彈不得,身為醫師或是家屬的你們,是否該給予他們一張良好舒適的床,對他們的身心才是有助益的。購買與使用氣墊床之前,該如何選購,才「管」用呢?長期臥病在床者,如褥瘡患者、失智症或脊椎損傷者,這些病患無法自由移動,必須靠著照顧者協助他們翻身...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楷婷報導)大多數人都希望能有白皙的皮膚,但是你知道哪些是目前核准的美白成分嗎?食品藥物管理署提醒在選購美白化粧品時,要睜大眼睛看清楚產品外包裝的全成分標示,以免少了荷包又傷害肌膚。目前衛福部核准使用的13種美白成分,如熊果素、維生素C衍生物、麴酸都具有美白功用;傳明酸、甲氧基水楊...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楷婷報導)現今社會情殺事件頻繁,許多人因為沒有良好的溝通,心生不滿、產生妒意、爭風吃醋或者故意激怒對方,因而產生恐怖的殺人或傷人行為,完整的家庭因而破碎。在一段關係中,其實到底誰才是所謂的「恐怖情人」,是主動傷人者?抑或可能是激怒對方沒錢,才引發對方可怕的殺人行徑呢?恐怖情人這四...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糖尿病是國人常見的慢性疾病,儘管控制失當,可能併發心血管疾病甚至致殘,但透過「量腰圍、測血糖、選輕食、勤運動」預防干預,還是可以即早發現、甚至延遲糖尿病的發生。財團法人糖尿病關懷基金會長期致力於糖尿病防治宣導教育及關懷活動,提醒國人主動關懷血糖,早期治療、定期追蹤,維持...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