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處/康健雜誌 作者/郭佳容
平常我們究竟應該如何觀察便便?便便又透露了哪些身體的警訊呢?
健康的便便金黃色、帶有裂紋的條狀
●長相:類似香蕉或是帶有大腸裂紋的條狀,落水後微微漂浮在水中,表示便便的水量足夠,不會太過乾硬,如果纖維質吃得足夠,還會帶有些許氣孔。
●重量:約200~300克,可以分成2~3條,每條2~3公分粗。
●顏色:漂亮的黃褐色或金黃色。
●味道:氣味不重,在公共場所解便便,也不會令人尷尬。
●特色:帶有一層透明的薄膜,不會沾黏在馬桶或肛門口,也不需要太多衛生紙,就能擦拭乾淨。
北市聯醫仁愛院區肝膽腸胃科主任陳冠仰表示,便便的次數從一天3次到三天1次都算正常。
從中醫的觀點,每天排便2~3次最佳,「現代人生活緊張、壓力大,特別容易便秘,」北市聯醫中醫醫療部傷科主任黃裕昌說。
從形狀、顏色、氣味 了解便便健康與否
如果你的便便沒有前述健康便便的特徵,那麼就要注意身體是不是發出警訊了,可以從便便的形狀、顏色、氣味來觀察,看看是否需要調整飲食和生活作息,或是身體真的出了狀況。
● 1.灰白色代表膽汁阻塞 需檢查肝膽胰功能
● 2.解黑便 可能是胃或十二指腸出血
● 3.鮮紅色是下端小腸或大腸出血
● 4.墨綠色便便 可能有細菌感染
如果便便出現灰白色,有可能是膽管結石,膽汁下不來,無法參與糞便代謝,因此便便沒有膽汁代謝後產生的黃褐色,而出現灰白色的便便。此時,患者的尿液和皮膚也會因為代謝膽汁而變黃,需要進一步檢查肝、膽、胰臟功能。胰臟前端或總膽管長腫瘤,也可能使膽汁阻塞,產生灰色便便。
便便呈現瀝青黑色,代表遠端腸胃出了狀況,可能是胃或十二指腸出現潰瘍,黑色來自血液在胃中氧化變黑的顏色,如果出血量很大,便便可能變成黑糊狀。
暗紅色則可能是下端的大腸潰瘍、出血,血液還來不及氧化就直接排出,便便才會呈現鮮紅色。
黃裕昌提醒,如果血液沒有混入便便中或是直接滴在外面,則可能是壓迫痔瘡的出血,可以和腸胃內的出血作區隔。
墨綠色的便便常見合併腹瀉,可能是腸道發炎,有細菌或病毒感染,通常也伴隨有腐敗酸臭的氣味,表示體內有害菌孳生,包括大腸桿菌、沙門氏菌、霍亂弧菌等等。
另外,攝取較多碳水化合物或深綠色蔬菜,還有服用抗生素、鐵劑和綜合維他命等,也會讓讓便便呈現較深的綠色,不用過度緊張。
如果吃了容易染色的食物,例如富含鐵質的豬肝、豬血或櫻桃、火龍果等都可能使便便顏色偏深棕色。
陳冠仰建議,觀察48小時排除飲食攝取的影響後,可以就診,也可以將便便帶到門診中作進一步檢查。
【延伸閱讀】
〔觀念〕1分鐘認清你的便秘類型
〔吃對〕少吃4大類食物!腸子不作怪
〔吃對〕潤性食物、瀉性食物 改善便秘較有效
〔吃對〕胃不舒服,到底該怎麼吃?
〔生活〕實用5招,減輕鼻塞和咳嗽小祕方
※更多精彩報導,詳見《康健雜誌網站》。
※本文由康健雜誌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相關搜尋: 健康養身綜合維他命壓力大 英文高屏羊乳 抗生素嘴破 維他命綜合維他命 推薦康健雜誌網站康健雜誌 64 期l 康健雜誌康健雜誌 ppt消炎藥 抗生素細菌感染 發燒指甲斷裂 維他命ab菌 抗生素準備懷孕 維他命養身善存綜合維他命嘴破 維他命c綜合維他命 推薦品牌健康養生食譜健康養生餐健康養身毛巾操健康養生網綜合維他命b群綜合維他命 推薦孕婦綜合維他命綜合維他命功效綜合維他命什麼時候吃素寶丁綜合維他命兒童綜合維他命
相關推薦
老是當縮頭烏龜? 姿勢不良真頭痛,醫教4招自救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35歲的李小姐長期頭痛、手麻、肌肉僵硬,近期症狀加劇,脖頸轉動困難,幾乎每日都要在後頸、手前臂貼痠痛貼布才舒服,偶而還會呼吸不順,影響生活、睡眠及工作狀況,原以為是提早老化,就醫確診為長期姿勢不良惹的禍。肩頸痠痛會影響體態 年齡層逐漸下降肩頸痠痛或關節軟組織疼痛是門診就...
閱讀詳情 »泌尿道反覆感染與吃也有關! 4NG飲食習慣要戒掉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尿道炎、陰道炎,又讓你頻尿、癢到 睡不著了嗎?引起泌尿道感染的原因可能是因為不良的排尿習慣、擦拭方式不對,或是性行為等問題,導致細菌逆行往上到膀胱、輸尿管、腎臟等,而引起泌尿道感染,特別是夏季氣候悶熱,更是泌尿道感染的好發季節;然而,其中最主要的細菌是大腸桿菌,你的飲食行為...
閱讀詳情 »新冠肺炎藥物奎寧是什麼? 醫師帶你認識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新冠肺炎肆虐,在沒有特效藥情況下,奎寧成為治療新曙光,不過台灣也有重症患者治療後仍死亡,該如何正確認識?台大醫院兒童感染科主任黃立民指出,沒有一種藥是100%有效,奎寧通常越早使用效果越好,另外病患本身的免疫力、慢性病都會影響治療效果,有很多原因。奎寧治療效果如何?黃立...
閱讀詳情 »不是洗牙就沒事 牙周病不治療恐慢性疾病上身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陳小姐長期牙齦腫痛,原以為是因工作壓力造成不適,遲遲未理會;但最近疼痛感益發強烈,她隱忍不住才至牙科求診,原以為洗牙就可解決問題,殊不知嚴重牙周病已經纏身!刷牙出血、咀嚼無力 牙周病徵兆台大醫院新竹分院牙周病科許璧娟醫師表示,根據統計,台灣65歲以上人口完全缺牙比例近2成,...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