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注意力訓練 可改善孩子不專心

(健康醫療網/記者潘以慈報導)你家孩子也有常常不專心的現象嗎?其實可透過一些訓練,讓孩子增加注意力;高醫復健科治療師王志中指出,有些孩子上課會發呆,可能是因先天張力較低、軀幹控制能力較差等因素所導致,透過相關訓練,就能有效改善情況。

孩子不專心到底有哪些訓練方式呢?王志中說,像是家長可利用張力較低的T型椅,因孩子為了不讓自己跌倒,就必須提高警覺,若沒有T型椅,則可用球代替,不但能讓孩子訓練專注力,也能同時幫助訓練孩子的肌肉力量。

另外,家長也可以製作重量背心讓孩子穿上,可選擇硬挺材質,且放上沙包,背心長度則避免超過腰部;王志中說,透過重量背心,孩子不但能調整姿勢控制、平衡能力,也有助於中樞神經系統整合,但家長最好先和專業醫師討論,找出適合的重量給孩子穿較為妥當。

家長也可以讓孩子匍匐前進、攀爬遊戲器具等,幫助增加對軀幹控制的能力;王志中提醒,引起孩子不專心的因素較多樣化,若仍未改善,應盡快尋求專業醫師的協助,接受全面的評估,對症下藥,才能有效改善情況。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2537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精準醫療刮旋風 看基因決定標靶治療精準醫療成為各國醫學重點,其中癌症治療臨床應用逐漸普及,揮別傳統一體適用的治療策略,為患者量身打造療法及藥物,例如標靶治療,就是看準特定癌症基因標的作用,為病人找出最有效益且副作用最小的治療方式。國衛院癌症研究所所長暨中華民國癌症醫學會...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心瑩報導】許多女性乾癬患者不敢懷孕生子,不只擔心用藥問題,更擔心疾病是否會遺傳。36歲的吳小姐就屬於這種案例,生完大寶之後,病情反覆,因為懷孕期間需要停藥,她沒有信心與病情相處,一直猶豫要不要生第二胎。所幸在醫師、家人鼓勵下,鼓起勇氣再生二寶,備孕到懷孕期間原本的藥物都停用,僅剩...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近來許多人開始忙著大掃除迎接農曆新年,但打掃時可得多注意,一不小心恐誘發媽媽手!安南醫院骨科方啟榮醫師指出,媽媽手其實就是狄奎凡氏症,正式醫學名稱為狹窄性肌腱滑膜炎,不限於媽媽才會發生,包括工作需長時間重覆使用拇指施力、操作鍵盤、握筆、使用手機的3C拇指族等都是高危險族...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肌少症在台灣已被視為疾病看待,國發會推估,台灣將在2026年邁入超高齡社會,老化速度甚至遠快於日本,也因此肌少症議題逐漸被各界重視。衛生福利部南投醫院楊育菱物理治療師指出,老人因老化導致身體肌肉量減少、肌力減弱時,且伴隨活動量降低,甚至活動功能變差就為肌少症所引起,嚴重...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