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注意!清明節前後這個食物的毒性是砒霜的1000倍!去餐廳千萬不能點這一盤!太恐怖了!

注意!清明節前後這個食物的毒性是砒霜的1000倍!去餐廳千萬不能點這一盤!太恐怖了!

翻攝hb

 

 

 

注意!清明節前後這個食物的毒性是砒霜的1000倍!去餐廳千萬不能點這一盤!太恐怖了!

翻攝 今日頭條

“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講究美食的人,每年都有兩個翹首期待的時節,金秋伺螃蟹,暮春候河豚。日本的俳句裡寫河豚的味美可解失戀之苦,中國民間則有“拼死吃河豚”的俗話。河豚究竟是什麼樣的美味?營養價值如何?但是為什麼每到春季,因食用河豚魚中毒甚至死亡的案例屢見不鮮?

 

河豚的由來及營養價值

河豚,是一種很有趣的魚,當它遇到敵害侵犯時,就會快速吸入大量空氣和水,讓身體突然鼓成一個圓球,從而嚇退侵犯者,因此又得名“氣泡魚”。河豚魚味道極為鮮美,與鰣魚、刀魚並稱為“長江三鮮”。一般於每年清明節前後從大海游至長江中下游。

注意!清明節前後這個食物的毒性是砒霜的1000倍!去餐廳千萬不能點這一盤!太恐怖了!與一般魚類和肉類相比,河豚肉具有高蛋白、低脂肪的特點,並富含人體必需的各種氨基酸、礦物質、核苷酸類物質等。除了 ​​魚肉之外,魚皮中膠原蛋白的含量也相當豐富,可代替常規的膠原蛋白來源如豬皮、牛皮等,也可製革、製膠。肝臟中含有豐富的二十碳五烯酸(EPA)、二十二碳六烯酸(DHA)等n-3族脂肪酸,可以防止動脈硬化和血栓形成。骨、鰭可製成魚粉作飼料和肥料。雄魚精巢組織中含有豐富的魚精蛋白(Protamine)、脫氧核糖核酸(DNA)和微量元素鋅和硒等,史有“西施乳”的美稱,魚精蛋白具有阻礙血液凝固、助呼吸、促消化及抑菌等作用;其DNA具有防止皮膚老化,抑制膽固醇增高,預防動脈硬化等功效。

 

注意!清明節前後這個食物的毒性是砒霜的1000倍!去餐廳千萬不能點這一盤!太恐怖了!

這麼美,為何卻那麼“毒”

這麼有趣的一種魚,它的內臟、血液、皮膚和頭部卻有劇毒,從中提取的河豚毒素,對老鼠的半致死量只有8μg/kg,毒性達砒霜的1千多倍!這是一種神經毒素,食用10分鐘內就開始發作,一般會出現噁心、嘔吐、腹痛、腹瀉等症狀,口唇、舌尖麻木,繼而全身麻木,嚴重者四肢癱瘓、呼吸困難,甚至昏迷,最後呼吸麻痺死亡。現階段,中國明令禁止銷售、食用河豚魚

注意!清明節前後這個食物的毒性是砒霜的1000倍!去餐廳千萬不能點這一盤!太恐怖了!

如何防止河豚中毒?

1、有句話叫“食一口河豚不聞天下魚”,很多人冒死也要嚐一嘗這人間美味。“現在已經有養殖的河豚魚了,毒性全無了”,雖然河豚養殖技術已經很成熟,但是要做到一點毒性都沒有還是很困難,所以,還是建議大家對於河豚魚還是敬而遠之的好!

2、大多數中毒者並非尋找刺激而去拼死食河豚,而是因不認識河豚而誤食中毒。河豚體形長、圓,頭比較方、扁,有的有美麗的斑紋;有的則沒有斑紋,而是一片黑色的魚。

3、對於河豚中毒目前尚無特效解毒劑,發生中毒後應立即將病人送往醫院搶救,盡快使毒物排出,並對症治療。

注意!清明節前後這個食物的毒性是砒霜的1000倍!去餐廳千萬不能點這一盤!太恐怖了!

 

 

文章轉載

相關推薦

▲(照/指揮中心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敦睦艦隊已有31名官兵、學生確診染疫,但針對磐石艦上377名官兵的抗體檢測結果卻難產,全因為3家負責檢測的實驗室「結果不一致」,問題到底出在哪裡?張上淳今(27)日透露3大問題點,除了檢測量大的影響之外,3家實驗室檢測方式各不同,加上抽血時間點...

閱讀詳情 »

▲(照/指揮中心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日本「鑽石公主號」下船者,先前陸續有2採陰性、准許出院後,卻又被驗出陽性的「復陽」現象,前車之鑑,讓台灣自此採取更高規格的「3採陰」才准出院標準,但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召集人張上淳今(27)日證實國內上周出現首例3採陰出院後復陽個案,但病毒反應...

閱讀詳情 »

▲(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好消息,今天又是確診「+0」!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27)日宣布,國內今日無新增個案,目前維持連續2天無新確診個案;陳時中說,昨日國內新增498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相關通報,數字也明顯下降,顯示民眾已經沒有這麼恐慌了。...

閱讀詳情 »

▲(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回報台灣贈送口罩的暖舉,荷蘭趁著今(27)日其國慶日國王節,專程空運3999朵的荷蘭國花鬱金香,以及荷蘭知名的「焦糖煎餅」送往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及第一線醫護人員,下午例行疫情記者會上陳時中桌上就出現一大瓶鬱金香及三大盒焦糖煎餅,...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