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洗腎人口年年增,原因出在這3大原因!6招預防腎臟病,大人小孩都要注意...

洗腎人口年年增,原因出在這3大原因!6招預防腎臟病,大人小孩都要注意...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根據近年調查,台灣的洗腎人口比率及每年新增人數的比率都是名列前茅,健保每年支出在洗腎的醫療費用更是高達330億元,在在顯示慢性腎臟病已成為國人健康之威脅。醫師表示,造成國人新增洗腎的三大原因分別為:糖尿病、腎絲球腎炎及高血壓。

致洗腎原因:泌尿道重複感染、濫用藥物

大千綜合醫院腎臟內科李明彰醫師指出,除上述原因外,其他造成洗腎原因還包含:腎結石、泌尿道重複感染或阻塞、長期濫用藥物等。民眾可透過觀察自身尿液的顏色、尿量、血壓、是否有貧血、疲倦、水腫等症狀,了解腎臟是否出問題;此外,預防腎臟病,還需留意下列事項:

1) 喉部、扁桃腺等發炎鏈球菌感染時,需立即治療,同時要依照醫師的指示將抗生素的療程做完,尤其是小孩更需留意,否則鏈球菌容易引發腎臟腎絲球發炎。

2) 止痛劑等殘害腎臟之藥物,需經醫師處方,千萬不可自行使用,亦不可隨意服用來路不明之藥物。

3) 切忌暴飲暴食,過量食物會衍生大量的尿酸及尿素氮等廢物,需由腎臟排出,反而增加其負擔。

4) 適量喝水,不憋尿,不喝成分不明的井水或河水。

5) 控制血壓、血糖。

6) 每半年做一次腎功能檢查。

低鉀、限水飲食 選擇動物性蛋白佳

不少腎臟病患者覺得飲食控制非常困難,溫昭銘營養師建議只要把握足夠的熱量、低蛋白、低鈉、低鉀、低磷、限水的原則,就能輕鬆掌握飲食內容。除此之外,由於腎臟病患者需限制蛋白質,因此必須有1/2~2/3以上來自於高生理價之蛋白質,例如:魚、肉、蛋、奶、海鮮等動物性蛋白質,才能幫助患者攝取足夠的熱量,避免因體重下降,造成腎功能降低而提早洗腎。

由於多數患者常無自覺自己的腎臟損壞,等到身體不適時,很可能已到了腎臟病末期,必須面臨洗腎的痛苦,因此李明彰醫師提醒民眾,每半年記得做一次尿液篩檢、腎功能檢查及血壓檢測,才能了解自身腎臟之健康狀況。

 

【更多精采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寒流急凍,高齡者要當心!一位 63歲女性有糖尿病病史,近日因為氣溫驟降,左側嘴巴突然歪斜,臨床檢查及電腦斷層確診為右側腦幹中風,入院治療後症狀恢復良好,但自主神經功能檢查呈現明顯自主神經功能不良。醫師提醒,突發性的口齒不清、面部及肢體無力、頭暈等症狀,須小心為腦中風...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冬季到初春是病毒性腸胃炎的好發季節,過完連假,除了要小心學校、宿舍等密集區域造成疾病流行。另外,嬰兒或幼童也因為對衛生習慣的認知不夠,常隨手一抓就將周邊物體放入嘴巴,是病毒性腸胃炎的好發族群。得到病毒性腸胃炎後,許多家長會利用補充運動飲料對抗疾病,然而醫師提醒,甜度...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65歲的黃伯伯,因不慎跌倒導致腦出血需住院治療,出院後因為行動困難,日常生活需完全依賴他人,逐漸認為自己沒有用而出現情緒低落情形。長照的居家服務提供輔具購買、租借、預防與延緩失能照護,及居家無障礙環境改善等服務,讓黃伯伯固定每日於家中執行復健活動,讓黃伯伯慢慢恢復以...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