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清明掃墓野外踏青 慎防遭蛇咬!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台灣氣候溫暖多溼,適合蛇類繁殖,每年驚蟄(國曆3月6日)過後,蛇類就開始活動;疾管署提醒,清明時節,至山區掃墓、賞花、登山、郊遊時,應先以棍棒打草驚蛇,並穿著長袖衣物及長靴自我保護,小心防範遭毒蛇咬傷!

台灣目前有23種毒蛇,常見的有出血性的赤尾鮐、龜殼花、百步蛇;神經性的雨傘節、飯匙倩;以及兼有出血與神經混和性的鎖鏈蛇等;據疾管署統計資料顯示,每年被毒蛇咬傷人數約有1千多人,以赤尾鮐、龜殼花及飯匙倩咬傷較多。

疾管署副署長周志浩表示,若不慎被毒蛇咬傷,請保持鎮定,並應辨別毒蛇的形狀、顏色及特徵,在離傷口5至10公分近心臟處,可使用彈性繃帶或絲襪包紮患肢,鬆緊度以能插入一根手指為原則,並要低於心臟,在包紮前應預先脫掉戒指、手鐲、手錶等物品,因傷口腫脹後不易取下。

周志浩並提醒,遭毒蛇咬傷,不應切開傷口,也不要嘗試用嘴巴吸出毒液,不要冰敷,以免造成血管收縮或壞死,更不要喝酒止痛,以免可能使心跳加速,應適當以雙氧水處理傷口後,儘速送醫,及時注射正確的抗蛇毒血清,是保住性命的關鍵治療。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4144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駐美代表處9人確診,代表蕭美琴因曾與當中1人接觸,目前正在隔離檢疫,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利用網路視訊,與駐美代表處意見交流,初步認定駐美代表處高規格防疫,也建議第2次採檢釐清是否染疫;另一方面,指揮中心今(27)日發布,1名由美國入境30多歲男性,居家檢疫時期確診新冠...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國際新冠疫情增溫,台灣面臨4月19日以來,單日確診數新高14例,當中13例是印尼移工,除1人在11月11日入境外,其餘12人都在11月12日入境,與日前確診的第607例搭乘相同班機,因13人中有10人持有登機3日內病毒檢測證明,目前很難認定實際感染原因,是否在飛機航程...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許多人會將家中長輩的體重減輕、手腳無力、行進變得緩慢的情形視為正常老化,卻沒想過可能是錯誤飲食習慣所致。不少長者習慣吃清粥配小菜做為一餐,鮮少攝取含蛋白質食物,長期下來,造成蛋白質攝取不足,肌肉量流失、肌力衰退,罹患肌少症。除身體無力、精神疲倦,日常生活大受影響外,嚴重...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瀕於破產邊緣,健保非漲不可,健保會今天討論健保費率,經過委員討論後,最後提出4.97%、5.47%至5.52%之間等2個方案,送交衛福部,將由部長2者擇1,或是推出另外版本,送至行政院。換句話說,明年起,健保、國保、勞保3保齊漲。 健保會上周討論健保費率議案,付費者代...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