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減重新療法! 抽出胃內食物有助減肥?

減重新療法! 抽出胃內食物有助減肥?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報導)

目前減重手術包括胃繞道、胃袖狀切除、胃束帶、胃內水球等,手術多半針對病態性肥胖BMI40)或重度肥胖(BMI35)但合併肥胖相關疾病患者。近來,美國食品藥物管理署(FDA)核准一項名為「助抽器」(AspireAssist))的減重器材,提供減重者多一種選擇。

助抽器 提供減重另一種選擇

助抽器是由導管、體外吸取裝置組成。醫師運用腹腔鏡手術將一條管子放進胃裡,患者飯後20分鐘後,可透過體外抽吸將胃中食物抽取出來,減少熱量吸收。

《美國胃腸科期刊》近期刊登一項研究,研究中,研究團隊將中、重度肥胖受試者隨機分為兩組:一組有111人,接受生活型態衛教輔導,每天使用23次「助抽器」;另一組有60人,只接受生活型態衛教輔導,持續追蹤52週。

新型減重方式 有助控制糖化血色素

研究結果發現,52週後,使用「助抽器」的受試者多餘體重平均減少31.5%,相較之下,另一組只減少了9.8%。若以甩除1/4多餘體重為目標,「助抽器」組中,約59%受試者成功達標,接受衛教輔導的受試者只有22%達標,兩者有明顯差異。此外,使用「助抽器」者的糖化血色素也有明顯下降。

新型減重療程 可能產生發炎、感染風險

研究學者指出,這項新器材可以連續使用超過一年,而胃內水球在六個月後必須取出,否則可能產生破裂風險。這一器材的導管由腹部穿出,可能引起周圍皮膚發炎、疼痛,也可能造成感染,研究中,一位受試者就因管子移位造成幽門前發炎,還有一位得到腹膜炎。

減重新療法! 抽出胃內食物有助減肥?


未來需要更多研究 才有定論

另外,有些人擔心患者使用「助抽器」後將有恃無恐地大量進食,等於變相助長暴食症、狂食症,但此研究定期對「助抽器」使用者進行心理評估,並沒有發現這些現象。研究學者認為,「助抽器」所帶來的利弊得失,未來還需要進行長期、深入研究,才能有所定論。

延伸閱讀

1.Thompson CC, Dayyeh BK, Kushner R, et al. Percutaneous Gastrostomy Device for the Treatment of Class II and Class III Obesity: Results of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Am J Gastroenterol. Published online December 6, 2016. doi: 10.1038/ajg.2016.500

2.資料出處:科技部補助「新媒體科普傳播實作計畫」執行團隊、科技大觀園計畫編號MOST105-2515-S-006-008)補助產出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2111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林宜慧報導)6、7月正值台灣日本腦炎的流行高峰期!疾管局今(2)日公布今年第4例日本腦炎病例,為一名居住在台中市后里區的42歲男性,6月21日開始出現發燒、嘔吐、食慾不振等症狀,期間曾就醫但未改善,24日因神智不清,急診診斷為日本腦炎,目前仍在一般病房住院治療中,檢查同住家人及其接觸者...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李義輝報導)先天顱顏缺陷的孩子常自卑,害怕接觸人群,外觀上有著異於常人的裂縫,生命歷程中更是坎坷難行。為了幫助顱顏患者擁有自信,羅慧夫顱顏基金會推出「BuildingLove」T恤,並請歌手陳綺貞擔任公益大使,希望大家一起「用愛彌補」顱顏患者,不要放棄任何一個孩子。陳綺貞指出,「用愛彌...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運動好處多多!近年來,流行起迴旋運動,由於可以讓肌肉與關節都能運動到,國外已把此項運動應用在下背痛、脊椎側彎、骨質疏鬆、運動傷害、心肺功能不佳等病人;奇美醫學中心也將此運動用來讓乳癌病人進行復健,效果也非常好。迴旋運動(Gyrokinesis)是由匈牙利籍的職業舞者Juli...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李義輝報導)國內醫院暴力事件頻傳,澎湖醫院急診室發生歹徒電擊護理師,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加護病房則爆發患者親友揮拳襲擊醫護人員,中華民國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嚴正譴責,呼籲立法院應立即修法,將醫院暴力改為公訴罪,並加重其刑至二分之一。(照片來源/取自資料庫)醫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蘇清泉表示,...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