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炎夏戰勝蚊蟲 慎選環境用藥

(健康醫療網/李義輝報導)炎炎夏日,蚊蟲橫行,市售許多環境防蟲產品都強調天然,如何購買選用,常讓許多民眾傷透腦筋。環保署毒管處處長袁紹英指出,為避免消費者購買假天然的環境用防蟲產品,已修正發布環藥許可證申請規定,業者必須提供藥效及成分證明,始能標榜「天然」二字。

環保署公布環境用藥檢測報告,抽驗有效成分124件,其中3件不合格,合格率為97.58%,不合格產品為「家家除蟻粒」、「螞蟻-98」、「免警蟑殺蟑堡」,均是有效成分超過容許誤差範圍。

為了讓民眾能選購合法、安全、有效的環境衛生用殺蟲劑,環保署除了嚴加審核該類藥劑的毒理、藥效、有效成分報告外,每年執行環境用藥查核計畫,去年共查將近3萬件,其中標示不合格426件,合格率為98.5%。

值得一提的是,依現行規定,網路不得販售環境用藥,環保署去年稽查時,查獲6件非法於網路廣告販賣環境用藥,其中不乏知名拍賣及購物網站,都已依法裁處,並限期下架改善。

袁紹英強調,目前已取得登記核發的一般環境用藥至少672種,民眾不必捨近求遠,購買網路拍賣上誇張不實、來路不明的環境用藥,使用後,可能無效,甚至傷身。

民眾選購時,只要認明有環保署許可證字號:「環署衛製字第○○○○號」或「環署衛輸字第○○○○號」。至於「環署毒字第○○○○○○○○○號」為公文書號碼,但卻常被不法的業者用來混淆視聽。

袁紹英表示,面對蚊、蠅、蟑螂等居家環境衛生害蟲,最安全、有效、徹底的防治方法就是改善環境清潔,必要時才使用殺蟲劑,並需慎選合格登記的環境衛生用藥,使用時注意正確用法及安全。

為了避免民眾購買到標榜天然的「漂綠」(假天然)的環境用防蟲產品,環保署修正發布環藥許可證申請規定,要求業者提交產品的藥效及成分證明,以確認產品具有防蟲效果。未來如未提供藥效及成分證明的環境用防蟲產品,卻標示或廣告宣稱防蟲效果者,將依相關法規辦理。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0070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國內本土疫情持續升溫,連日萬例確診,行政院長蘇貞昌今(1)日上午特別安排視察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行程。 蘇貞昌今天早上9點在指揮中心召開擴大防疫會議時表示,台灣因為全體國人同胞合作,在指揮中心規範指引下生活,才能有今天的防疫成績。平常擴大防疫會議都在行政院召開,今天特...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詹舒婷/台北報導】來自日本的身體組成分析品牌TANITA日前宣布全球總銷量突破1億台,為慶祝此盛事,特別力邀世界球后戴資穎擔任品牌年度代言人為新品站台。TANITA最新的「家用體組成計RD-545」,擁有媲美專業等級的雙頻測量旗艦技術,提供獨家「肌肉質量」分析。透過8點式量測分析全身、...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隨著全球醫療科技的進步與國家癌症防治政策的落實,罹患癌症後之存活年數逐漸延長,根據衛福部最新公布的108年癌症登記報告,全國罹癌者五年存活率從93-97年的49.6%,提升到104-108年的60.6%,這也表示癌友們存活率增加,與癌症共存的時間拉長了。 癌症資源中心 ...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確診數目屢創新高,與病毒共存時代正式來臨?您的心情是害怕?恐懼?焦慮?還是忐忑不安呢?疫情影響了我們的日常,但我們可以減少內心的波動。 十招「放心」法 生活更安心 衛生福利部草屯療養院臨床心理師江依潔為讓民眾在疫情期間,能穩定生活與情緒,提出十招建議: 一、改變習慣:檢...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