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為什麼每天洗澡,但身體還是會癢癢的?專家表示:因為身體有4個最髒的部位有超多大量細菌...聽完之後全身更癢了啦!

 為什麼每天洗澡,但身體還是會癢癢的?專家表示:因為身體有4個最髒的部位有超多大量細菌...聽完之後全身更癢了啦!

圖片來源 1 2


我們每天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要好好洗一次澡。很多人都會買很多保養品來使自己看起來整潔又整齊。

雖然大家每天都在洗澡,可還是覺得身體不舒服,而且還癢癢的,這可能是因為身體最髒的部分被你忽略了!

美國《預防》雜誌刊文指出,人體有4個地方最髒。

1.頭皮

研究發現,每平方厘米的頭皮上約有100萬個微生物,其中最多的是毛囊脂蟎,他們喜歡把家安在頭皮的表皮層之內,三五成群地結合在一起,組成一個〝大家庭〞,齊心協力地靠吸吮皮脂腺分泌的脂質為生,最終導致的結果就是脫髮。想要與它們抗爭,除了勤洗頭,每天早晚最好用梳子梳梳頭發,這樣能刺激頭皮,讓其通風。


2.口腔

口腔是食物的必經之地,但你知道嗎,我們的口腔中每平方厘米就有超過一億個微生物,其中有好的菌群,也有相當一部分壞的微生物,這是導致口臭的罪魁禍首。它們寄生在牙齒之間和舌頭上,在分解食物殘渣和唾液的同時,產生難聞的硫化合物。保持口腔清潔衛生,早晚認真刷牙,刷牙前記得用牙線清理牙縫,刷完牙再清潔一下舌頭,殘留在舌頭上的細菌同樣會破壞口氣。


3.腋窩

在人群擁擠的公共汽車或地鐵中,你也許不止一次領略了那種難以忍受的氣味!它從腋下散發出來,肆無忌憚地汙染著周圍的空氣。藏在腋窩的微生物每平方厘米高達10億—100億個。汗水本身並沒有異味,都是腋窩常客-棒狀菌群被皮膚分泌的脂肪酸滋養,從而繁殖滋生大量細菌,由此產生難聞的氣味。腋窩出汗並不是疾病,只要勤洗澡,勤換衣就能消除,內衣最好選擇棉質衣物。


4.腸道(怎麽洗得進去啦)

有400多種細菌寄居在腸道之中。腸道內的大腸埃希氏菌是人體客棧中的好房客,它幫助我們消化,而且也是我們防禦系統的一個組成部分。但在腸道之外的大腸埃希氏菌卻能致病,如果它〝溜進〞食物,就可能引起惡心、嘔吐和腹瀉。要想保護腸道,建議每天喝1—2瓶優酪乳,其中的益生菌可抑制壞菌群在腸道稱霸,幫助好菌群獲得對腸道的操控權。另外,堅持適度鍛鍊,常做俯臥撐、揉腹等,可防止腸道老化。

 

這些部位一定要好好洗乾凈,而且也要好好的保養喔!

最後請將這個資訊分享給不喜歡洗澡的朋友~

via

 

 

其他人也看了這些熱門文章>>>

 

奇跡!剛出生女寶寶因火災被認定命喪火海,並被燒成灰燼!6年後媽媽卻憑直覺認出女兒...背後的真相竟然是...網友都大怒了!

為什麼每天洗澡,但身體還是會癢癢的?專家表示:因為身體有4個最髒的部位有超多大量細菌...聽完之後全身更癢了啦!

 

 

明星都崇拜的彩妝大師其實她胸口以下全都是癱瘓狀態!連手指都張不開,卻能畫出精緻妝容...背後的真相絕對讓你慚愧!

為什麼每天洗澡,但身體還是會癢癢的?專家表示:因為身體有4個最髒的部位有超多大量細菌...聽完之後全身更癢了啦!

  

結婚37年的丈夫有了外遇,還把妻子趕走!沒想到她卻用了這一招,不但成功搶回房子還教訓了丈夫跟小三!

為什麼每天洗澡,但身體還是會癢癢的?專家表示:因為身體有4個最髒的部位有超多大量細菌...聽完之後全身更癢了啦!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 當今3C產品充斥,許多幼童在還沒上學、讀書認字之前,就已經接觸手機、平板,造成眼睛負擔大,年紀很小就近視。衛福部預告修訂「驗光人員法施行細則」,明訂未來15歲以下的孩子,近視必須經過眼科醫師驗光、處方之後才能配鏡。 幼童配鏡經醫師處方 降低對眼睛傷害 衛福部修法令...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 天氣轉涼,除了換上長袖衣物,吃熱騰騰的火鍋更是暖身又暖胃。風味濃厚的火鍋湯可能隱含高鈉,過度加工的火鍋料讓人吃進過多熱量,同時容易被餐廳提供的飲料及冰淇淋誘惑,一頓下來熱量可能將近3千大卡,約相當於11碗白飯的熱量,已遠遠超過成年人中餐或晚餐的建議熱量600至80...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 28歲的小潔,天生眼睛小、無神,為了讓眼型更美,都會畫上濃濃眼妝。但是今年秋冬霾害來襲,空氣品質變差,讓她眼睛又紅又癢,還不停流眼淚,就診後才發現是過敏性結膜炎作祟,治療後順利擺脫紅眼困擾,又能漂漂亮亮的出門。 空氣不佳、妝沒卸乾淨 恐致結膜炎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眼...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 阿蘭奶奶是一位巴金森氏症末期合併失智症末期的患者,在1年內退化到完全失能,臥床且無法進食。去年初因肺炎住院,出院後裝上鼻胃管並轉介至居家醫療照護整合團隊。半年後,隨著疾病的進展跟體力衰弱,阿蘭奶奶進出醫院的次數越來越頻繁,家屬疲於奔命,而且每一次出院後身體每下愈況...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