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熱水「燙死」癌細胞成現實


熱水「燙死」癌細胞成現實

(圖片翻攝自sina)

    日前,一項由哈佛大學參加,北京301醫院、天津腫瘤醫院、廣州醫科大學附屬腫瘤醫院等國內15家醫院參與的「胃癌根治手術聯合腹腔熱灌注治療的多中心臨床研究」向社會招募600例胃癌病人的消息引起了業界和眾多患者的關注。
    惡性腫瘤患者最怕聽到的是「轉移」二字,而偏偏大部分中晚期腹腔惡性腫瘤會發生種植性轉移。大量的癌細胞散落在腹腔內,好像撒了幾把沙子、綠豆在肚子裡。醫學上把腹腔種植轉移直接稱為「腹膜癌」,這層表面光滑的黏膜,一旦被癌細胞侵佔,傳統的手術、放療和化療常常束手無策,病人也幾乎被判了「死刑」。怎麼辦?腫瘤專家們找到了一種熱化療方法:利用癌細胞怕熱的特點,用43℃的恆溫熱水灌注化療藥物到體腔,「燙」死癌細胞。
很多癌症會發生腹膜轉移
    世界衛生組織發佈的《全球癌症報告2014》顯示,中國新增胃癌病例為40.5萬人,佔世界新增病例的42.5%。很多中晚期胃癌發現時已經侵犯到了腹膜,即使做了切除手術,50%以上會出現腹腔種植轉移,生存時間一般也只有4~6個月。
    此外,像卵巢癌,90%會出現腹腔內廣泛的種植轉移;膽管癌,根治術後5年生存率不到5%,很多都是由於出現了腹腔轉移;「癌中之王」胰腺癌也是如此,有文獻資料顯示,胰腺癌最終80%出現腹腔轉移;腹膜假性黏液瘤確診時幾乎100%發生腹腔種植性轉移。
精準控溫是熱灌注的關鍵
    用高溫「燙死」癌細胞並非天方夜譚。醫生很早就發現有病人發燒後腫瘤消失的現象,熱療理念在上世紀70年代已經用於臨床。資料顯示,1975年在美國華盛頓舉行的第一屆國際腫瘤熱療會議上,已將熱療確定為惡性腫瘤的第五種治療方法。
    熱療之所以對腫瘤有「殺傷力」,是因為正常組織在47℃條件下能耐受1小時以上,而惡性腫瘤細胞能耐受的溫度僅為43℃,如果熱療聯合化療一起使用,那麼化療藥物在加溫條件下,抗腫瘤作用會明顯增強。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腫瘤醫院院長崔書中教授帶領的團隊2003年開始研究熱療技術,2009年拿到國家衛生部門頒發的三類醫療器械批文,獲准上市。這套完全信息化、技術化、精準化的體腔熱灌注治療方法,摒棄了傳統的土方法,讓熱療成為一個效果可控的治療手段。
    據介紹,目前全國有150家醫院在使用這一技術,至今已經做了5萬例治療,僅廣州醫科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就做了3000多例次,證實這項技術安全有效。
熱灌注治療對多種癌症有效
    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李國新教授表示,該院四五年前已經引進精準化熱灌注化療系統,在進展期(晚期)胃癌病人術後預防腹膜轉移方面效果顯著。「不僅對胃癌患者,對所有會引發腹膜轉移的癌症都有效,如卵巢癌、子宮癌、結直腸癌、胰腺癌等,胸腔腫瘤也可以,對黏液癌的治療效果也非常好。」不過,李國新教授也提醒,這種效果顯著並非說百分之百能夠救命,仍存在個體差異。

via sina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一位55歲男性,因為食慾不振,所以至他院就醫,抽血檢查後發現低血鈉,故轉介至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急診,並收治住院。因住院期間曾經發生數次低血糖(最低數值55mg/dL),故會診新陳代謝科醫師診治。低血糖有併發症 確認原因避再發生經詢問後發現病人已食慾不佳一段時間,且...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林郁敏/台北報導】新冠病毒疫情延燒,許多情侶怕被感染不敢出門,獨處時間變多,自然會想做愛做的事,一般情侶或許甘之如飴,但對陳小姐來說卻是有苦難言。原來她天生小陰唇肥大,男友陰莖進入讓她痛不欲生。後來就醫發現陰唇撕裂,在婦科醫師建議下接受陰唇修補術,剪除多餘的小陰唇,終於讓她揮別對性愛的...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日前居家檢疫大學生找同學到家裡辦派對,引發各界砲轟,但衛生單位找不到法條應對,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研擬,居家隔離/檢疫者與訪客近距離接觸,或有號召群聚活動,將分別開罰新台幣30萬元與20萬元。另外,指揮中心「疫止神通」系統上線,居家隔離/檢疫只要用通訊軟體LINE,就...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國家衛生研究院與國防醫學院預防醫學研究所共同合作,利用過去抗SARS病毒抗體為基礎,挑選出可辨識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的抗體,投入新型冠狀病毒快篩試劑的開發工作,只需15到20分鐘就能有初步診斷結果。國衛院攜手國防醫學院預醫所 為防疫盡心力 國家衛生研究院...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