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燒一下! 治療頑固型高血壓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今年50多歲的莊先生,如同大多數的同齡男性,身體還算硬朗,唯獨血壓控制不佳,雖已服用四種降血壓藥物,收縮壓仍超過160mmHg。在經由腎動脈交感神經電燒後,追蹤情形至今都很良好,雖仍服用3種血壓藥,但血壓已下降到140mmHg以下。

成大斗六分院心臟內科黃成偉醫師表示,高血壓是一種隱形殺手,對人類健康影響常常是緩慢而不引人注意。但有60%的腦血管病變和50%的心臟病都與高血壓密切相關,國內衛生署統計,十大死因中就有超過三個和高血壓有直接關聯。

黃成偉醫師說,處理高血壓,建議先從生活飲食習慣調整,若仍無改善則必須使用藥物長期治療。臨床上,當高血壓患者服用三種以上降血壓藥物,血壓仍無法達到良好控制,甚至加重劑量與藥物種類後也難以控制血壓時,就稱為「頑固型高血壓」。根據統計,國內約有400萬名高血壓患者,其中頑固型高血壓患者約佔1成左右!針對此類病人,近年研發出「腎交感神經去除術」(Renal Denervation)可改善頑固性高血壓的問題。

黃成偉醫師進一步說明,「腎交感神經去除術」使用特製導管從股動脈進入到腎動脈主幹,當管端接觸血管內壁後,便可透過控制放射頻能量產生熱能來破壞神經末梢。手術時間約一小時,傷口小、恢復速度快。臨床研究顯示,約7-8成頑固型高血壓患者在手術後,血壓可獲得較好的控制並可減少藥量。

國外研究曾針對接受腎交感神經去除術的患者進行追蹤調查,發現追蹤2-3年後,平均收縮壓可下降20-30mmHg,舒張壓則可下降至10-15mmHg。衛福部也在去年核准腎交感神經阻斷術治療可用在頑固型高血壓病人,健保給付目前仍在申請中。

不過,由於腎動脈交感神經電燒並不適用在每個頑固型高血壓患者,例如腎功能不全、腎動脈狹窄或直徑太小等患者就不適用,也不建議控制良好的高血壓患者接受該特殊治療,因此,黃成偉醫師提醒民眾,若有需求想進行此一手術,一定要經過心臟科醫師仔細評估過後才可施行。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3237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疫情以來,台灣傳出第2例院內感染,1名醫師及護理師染疫,台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陳秀熙昨(13)日透過線上直播分析最新疫情,他說,即使有本土病例,仍屬醫院零星感染,以台灣目前防疫措施和入境管制,加上民眾防疫觀念和高度警覺性,不太可能引起社區傳播流行。 在國外疫情部分,...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佳慧報導】血友病童若不小心碰撞,就容易出現血腫或瘀血,往往都會讓父母非常憂心,尤其到了上學時候,只要一出血,常須請假緊急就醫。除了會影響到小朋友的學習,也間接影響到父母工作,使得照顧者蠟燭兩頭燒。出血狀況太頻繁 血友病童打針打到怕 一名8歲血友病童李小弟,因為左腳踝比以往更常反覆...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因應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嚴峻,全球確診病例及死亡人數屢創新高,做好防疫配戴口罩,已成為民眾日常生活習慣,於此同時也間接降低醫院患者疾病交叉感染的風險機會。新店耕莘血液腫瘤科歐偉仁醫師對此表示,特別是好發於老年人的多發性骨髓瘤,首須注意的就是避免感染,因為疾病...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盈臻/台南報導】34歲男性,平日工作以文書作業為主,眼睛長期盯著電腦,常常覺得有異物感、不舒服,甚至有時候會視力模糊。到一般診所檢查,醫生診斷為乾眼症,請他平時點人工淚液緩解;但這2年來,眨眼頻率不但大增,異物感以及視力模糊越來越常發生,即使都已經採用自體血清眼藥水也沒有改善。 以為...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