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疑神疑鬼 竟是失智症前兆!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疑神疑鬼 竟是失智症前兆!

中年事業有成的李先生,平常為了交際應酬,抽菸喝酒樣樣來,近年來,家人開始注意到李先生說話速度變慢,與客戶的社交反應變慢,常常一個問題想了快5分鐘才回答出來,甚至這個月來走路不穩常常跌倒,就診發現原來罹患了血管性失智症,更被告知腦部有小中風的痕跡。

忘東忘西 原來是阿茲海默症

80歲的林奶奶,近日常常忘記自己把東西放在哪裡、煮菜忘記加鹽、忘記關瓦斯、沒有關水龍頭,有次外出種田竟然忘了回家的路,這兩週來林奶奶突然性情大變,懷疑80多歲的老伴外遇,整天與老公吵架,弄得家裡雞飛狗跳,求診才發現竟然得到了阿茲海默症。

把失智症當成老化、老頑固、老番癲​

隨著高齡化社會的到來,根據國家發展委員會人口推計報告,民國105年底台灣約有26萬人患有失智症,也就是說大約每100人中就有1人是失智症病人,其中65歲以上的老人每13人中就有1位失智症病人,而80歲以上的老人更是每5人中就有1位失智症病人。許多家屬把失智症當成老化,以為病人只是老頑固、老番癲、老了個性本來就會改變、記憶就會變差。

事實上失智症是一種不正常的老化,它的症狀不單純只有記憶力的減退,還會影響許多認知功能,比如:抽象思考能力、現實判斷力、語言能力、空間感及計算力等,較嚴重者甚至會個性改變,出現混亂行為,甚至有妄想以及幻覺,並且這些症狀影響到病人的日常生活以及人際關係。

失智症的病程

初期的失智症可能只有記憶力與執行力的缺損,日常生活尚可自理;中期的失智症則開始出現混亂行為,語言能力受損,甚至出現妄想、幻覺的精神症狀,日常生活需要他人協助;晚期的失智症除了認知功能嚴重受損外,往往缺乏現實感與溝通能力,甚至肢體功能減退、吞嚥困難及大小便失禁。

此外,地中海型飲食被證實可降低心血管疾病,同時也會下降阿茲海默症發病的相對風險。同時我們還要遠離失智症的危險因子,例如:控制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不抽菸,避免頭部外傷,以及維持快樂的心情。

趁早預防、及早診斷、盡早治療

奇美醫學中心神經內科主治醫師林典佑表示:如何避免這沉默的殺手奪走腦中的美好回憶已經成為刻不容緩的議題。所以在年輕力壯時,我們就應該認識失智症的容貌並學著去預防、遠離,在早期就能夠協助親朋好友及早警覺它,在疾病的初期就開始治療它。莫讓失智症成為家人朋友的負擔,也別讓失智症將腦中的快樂回憶變成空白。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春節期間,憋尿族出籠!45歲張太太,與家人開車返鄉團圓,仍然躲不過塞車的情況,由於返鄉心切,路途中休息站皆未下車,一進家門又趕緊進廚房幫忙,等到可以上廁所時才發現小便疼痛而且一片鮮紅。醫師提醒,人體膀胱有一定的容量,長時間憋尿可能引起泌尿方面疾病。  年...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現代人普遍工作忙又常外食,部分民眾因擔心營養不均衡,藉由維他命等保健食品來補充營養、抗過勞;根據食品工業發展研究所2013年統計,台灣人一年吃掉的保健食品達1095億元,可蓋1.5棟台北101大樓。但董氏基金會提醒,保健食品不是人人適宜,更不是多多益善,多項研究顯...

閱讀詳情 »

來自德州農工大學的研究人員發 現,孩子們之所以選擇吃蔬菜的原因,以及他們會在什麼時候選擇吃蔬菜。在小學生食品消費習慣的調查中,統計了近8,500名學生餐盤浪費的數據後,研究人 員發現,至少存在一種以上影響孩子吃蔬菜是否吃得比別的東西還多的可變因素,那就是盤子裡的其他食物。 當蔬菜配上其他不那麼美味...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民間有一說法,認為喝酒會臉紅是肝功能和代謝好;不臉紅的可能根本沒代謝。到底正不正確呢?國民健康署署長邱淑媞指出,事實恰好相反喝酒臉紅不是保護色,而是「警告色」!依據史丹佛大學研究,台灣人酒精代謝基因缺陷率高居世界第一,罹食道癌風險提高14倍,比一般人更須節制,最好...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