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看見醫師口難開? 尷尬問題怎麼說

看見醫師口難開? 尷尬問題怎麼說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大林慈濟首推提問區 不再「看見醫師口難開」

許多民眾見到醫師就忘記要問什麼,或是礙於尷尬而難以啟口,嘉義大林慈濟醫院首創在回診掛號單上設計提問區,讓病人可以回家仔細思考,也可與家人商量後,寫下對於治療選擇的疑問、期待,以及個人工作或生活情況等訊息,等下次回診時,讓醫師提出適切的說明與解決方式,讓病人充分掌握治療資訊,更能安心與醫師合作常保健康。

傳統衛教屬被動 轉化病人主動出擊

嘉義大林慈濟醫院李宜恭醫師指出,過去對病人的病情說明、衛教比較被動,現在透過醫病共享決策的模式,要讓民眾化為主動,並能清楚的表達自己的意見。回診單的設計是讓民眾下次回到診間時,讓醫師透過寫好問題的掛號單,更完整的掌握病人擔心的事。例如病人因為工作無法一天吃三次的藥,醫師可以想辦法調整為吃一次;有些病人不方便打針,醫師可做其它的考量。

推動病人自主 醫病關係更緊密

為推動病人自主,急診部主任李宜恭,受邀擔任衛福部「醫病共享決策」(Shared Decision Making , SDM)計畫的共同主持人,除了協助擬定推動策略、規劃訓練課程,並受邀四處分享執行SDM的經驗。而最近到嘉義大林慈濟看完診的民眾則發現,手上的回診掛號單多了「你可以這麼問醫師」的提問區,覺得很新鮮,也能回家與親人討論後,好整以暇的寫下給醫師的問題。

遵循醫師建議 了解自己治療方式

推行提問單的好處逐漸展現,李宜恭說,在醫師與病人充分溝通下,病人因為更了解自己的治療方式,更信任與遵從醫師的建議去吃藥、運動,當然也會變得更健康。而對醫師來說,能依照掛號單提問區的設計,更有邏輯與層次的去向病人說明檢查與治療的方式,並且更關心病人的生活日常、歡喜與擔憂,讓醫病間的關係更好。

寫下問題與期待 醫師就會更懂你

嘉義大林慈醫院掛號單上的提問區的有「我需要做哪些醫療處置」、「為什麼我需要做這些處置」、「我有哪些考量因素」三個提示,該如何填寫?李宜恭醫師建議,例如為了確定診斷的檢查,醫師可能建議有兩種檢查選擇,病人可寫「我為什麼要做這項檢查」;如果必須做膝蓋的手術,病人可以寫下自己的期待,像「希望能減緩疼痛」、「術後可以走、跑」、「不要住太多天」等;關於考量因素,則可寫自己在意的情況,像是自費的部份、需要上班、不想開刀等。

【健康醫療Line健康,加入好友更快活】LINE@ ID:@healthnews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4265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位74歲陳先生,近來容易感覺疲勞、反反覆覆發生血尿症狀,治療多日仍未見好轉,醫師安排膀胱鏡檢查後,發現為表淺膀胱腫瘤及攝護腺肥大,陳先生同意接受經尿道膀胱腫瘤切除手術,並於術後定期回診追蹤,術後至今亦未見明顯復發,生活已可恢復正常。反覆血尿症狀 確診膀胱腫瘤高齡82歲...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農曆春節圍爐團聚,不管是自己準備年菜,還是訂購年菜都要注意飲食衛生,且妥善處理食品,以免食物中毒找上門;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指出,春節期間,天天年菜香,要避免食品中毒發生,其實只要遵守預防食物中毒原則,就能確保吃得安心。生食熟食分開處理 避免交叉污染首先,調理任何食品前...

閱讀詳情 »

採訪撰文/Miki;照片提供/睿品法律事務所;本文感謝 張琬萍律師提供專業諮詢最近有知名部落客與丈夫聯合開設的醫美診所無預警惡性倒閉,引發了軒然大波,不僅主管機關找不到負責人,更讓許多消費者求償無門。面對這些潛在性危機,消費者該如何聰明分辨、選擇真正合法的診所及療程,才能確保自身權益?且聽專業律師張...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思齊報導】就醫打針是大眾共有的經驗,有時候因為護理人員經驗不足,可能需要多「挨」幾針,因此,為確保民眾臨床照護品質水準,將注射與照護的流程標準化,提升穩定性,盼改善民眾打針經驗。桃園醫院創教學模組 標準化注射及照護流程衛生福利部醫福會自 103 年起連續舉辦「創意服務發表暨競賽活...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