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研究:大一新生補接種B肝疫苗效益不大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大學新鮮人依例要體檢,也要抽血檢測有無B型肝炎病毒表面抗體,再決定是否補接種B型肝炎疫苗;不過,根據臺北醫學大學最近發表在國際知名「肝臟病學雜誌」

(Journal

of

Hepatology)的研究論文顯示,大一新生補接種B肝疫苗的效益似乎不大!

大一新生體檢時,會加做B型肝炎病毒表面抗體的抽血篩檢,如果檢測出來的表面抗體小於10.0mIU/ml,亦即體內並無足夠的B型肝炎病毒抗體保護者,會建議追加疫苗,以提高保護力;通常先打一劑,一個月及六個月後,再視實際狀況,分別各補打一劑,總共追加三劑。

臺北醫學大學公共衛生學系副教授葉志清及北醫大附設醫院家庭醫學科主治醫師蘇富雄等人,針對台灣北部某所大學843名大一新生進行研究,從入學前體檢的抽血檢驗發現,多達525人的B型肝炎病毒表面抗體小於10.0mIU/ml,列為有必要追加疫苗的對象,最後有128人補打一劑或三劑的B型肝炎疫苗。

研究團隊持續追蹤這些學生至畢業為止;結果發現,不管有沒有補打B型肝炎疫苗,這些學生在校園的三、四年間,都沒有再發生感染而出現急性肝炎或成為慢性帶原之病例。換句話說,大學生有沒有在大一入學時補接種B型肝炎疫苗,結果大致一樣。

對於這個結果,葉志清認為,可能和B型肝炎病毒透過血液和體液的感染管道有關,只要這些大學生避開危險性行為、共用針頭或刺青等風險,就不太可能感染B型肝炎病毒;不過,他也強調,這項研究只持續追蹤到學生畢業為止,時間不算長,需要更多樣本與更長時間的追蹤,以確認疫苗免疫力的持續效果。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0453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近日來工業用碳酸鎂混入藥品鬧得沸沸揚揚,有新聞報導,許多藥廠也向誼興公司購買工業用的碳酸鎂,進而製作成胃散與科學化的中藥流入市面上,如知名的張國周強胃散、鄭杏泰胃達樂等藥品,民眾可能在不知情的狀況下,吃進了重金屬。 衛生福利部中醫藥司表示,領有中藥藥品許可證的藥製劑之成...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25歲黃女因左側腰酸與腰痛,一開始僅微微悶痛不以為意,幾天後疼痛加劇感覺有異,才到地區醫院求診,初步超音波檢查發現腎臟水腫,後來轉診醫院泌尿科,進一步檢查竟發現是「腎盂輸尿管阻塞」! 收治病例的泌尿科翁瑋駿醫師表示,腎盂輸尿管阻塞為先天構造異常所造成的問題,所以無藥物可...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現代孩子多有挑食問題,進而有營養過剩或營養不良,家長為此傷透腦筋,到處尋找可以補充營養素的補品、保健食品,其中又以魚油是最為常見的營養品之一。魚油,被許多媽媽視為補腦的「聰明藥」,不僅可補腦,且根據英國研究顯示,魚油的確可提升孩子專注力,還可調節免疫系統、進而改善過敏症...

閱讀詳情 »

不刷鍋就炒菜、炒完菜就關油煙機、炸過食物的油反覆用……你知道嗎?這些個看起來居家省錢的「良方」,其實卻在「毒害」我們的健康。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臨床營養科夏朋濱營養師指出,這些炒菜習慣都是壞習慣,存在一定的致癌危險因素。 壞習慣一:炒菜後不刷鍋接著炒 很多朋友都有這樣的...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