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破解放射治療迷思 放射線不殘留

破解放射治療迷思 放射線不殘留

(健康醫療網/記者顏慶甯報導)「做完放射線治療後,回家可以抱嬰兒嗎?」一位正在接受治療的腫瘤病人提出疑問,擔憂身上若殘餘放射線,會影響到寶寶。癌症連年蟬聯國人十大死因首位,許多癌症病友會接受放射線治療,但有許多患者對放射治療並不了解,甚至存有迷思。病人最常見的問題之一是,接受放射線治療後,身上是否會殘餘放射線?大林慈濟醫院腫瘤中心放射腫瘤科醫師邱文彥表示,病人走出治療室大門後,身上不會有放射線,不需要過度擔心。

邱文彥透露,目前癌症治療方式有手術、化學治療,及俗稱「電療」的放射線治療等。電療是利用高能量的X光進行治療,放射線會從不同方向進入人體,劑量集中在腫瘤,以減少正常組織的傷害,屬於局部性治療。每次治療的時間約5到30分鐘,根據病灶不同,療程為2周到2個月,過程中不能中斷放射線治療療程,否則將無法有完整的效果。

接受放射線治療之前,醫師必須為患者評估病況和製作治療計畫,才能展開治療。醫師會先在電腦斷層影像畫出腫瘤位置,再由醫學物理師、劑量師設計出專屬的治療計畫。對於患者擔憂的副作用,邱文彥說,根據患者的照射部位、腫瘤不同,以及是否合併化療等,都會影響副作用的發生與否,並非所有治療都會有副作用。以大林慈濟醫院的治療儀器銳速刀為例,因透過360度弧形照射治療,能減少對正常組織的傷害,並減少副作用。

護理師葉佩涵指出,不管做任何部位的治療,都需注意皮膚問題,接受放射線治療後的3到4周時,放射部位會有出現紅熱癢的狀況;5到6周時會出現脫屑、色素沉澱等,隨治療結束而逐漸恢復。提醒患者,接受放線治療時,要穿著寬鬆衣物,不要用力摩擦;通常治療期間,容易感到疲憊,最好能有人陪伴。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0979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彰化縣衛生局日前抽驗10件市售深海魚油軟膠囊,其中8件魚油含量與包裝標示不符,半數魚油含量偏低,衛生局懷疑業者「混油」,健康食品的食安風暴也引起消費者恐慌。「台灣預防保健協會」理事長趙順榮藥師指出,由於漁獲量短缺,在魚油原料成本調漲,但又不想提高產品末段價格的情況下,就...

閱讀詳情 »

隨著年紀變大,到老為止想用自己的牙齒吃飯的人也變多。日新月異的牙科醫療,也經常發現新的證據,好幾年前的常識在現在也成了非常識的東西。 問題來了。以下匯整了容易誤會的牙齒問題。妳能答對幾個呢?   1:1天一定要刷牙3次 正確答案是×。 比起執著在次數上,每次刷牙都草草了事,還...

閱讀詳情 »

春天最好的「排毒草」 蒲公英在春季裡能給您的生命一股清新的力量,因為她的苦,才有更多的甜可以嘗得出來!這和人生的道理是一樣的,您一定要相信大自然會給您無窮的力量,哪怕是匍匐地面的小草,都那麼神奇、有力量,譬如,最不起眼的蒲公英。   蒲公英是嗓子疼的救兵。 同屬草類,蒲公英是"草根"形象...

閱讀詳情 »

【駝背】 最多的啦,馬路上、胡同裡、教室裡、電視中、電影中、老人、小孩、年輕人到處都是這種情況,長期這個姿勢的人多有伏案學習、遊戲、工作較多,脊柱變形使上胸椎彎曲成圓弧狀態了,容易頸背痛,嚴重了會有心臟、心腦血管疾病。 【雞胸】 猛一看身體挺好看的,只是覺得胸背有些厚實的感覺,這大多有些是先天畸形...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