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糖尿病患不忌口 眼睛血管破裂險瞎

糖尿病患不忌口 眼睛血管破裂險瞎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一名50歲的李先生,曾因結膜下出血就醫,當時醫師建議做進一步檢查,但他卻不以為意,直到最近大啖美食並飲酒後,導致血管破裂,眼睛嚴重出血,還造成視力喪失,趕緊就醫檢查,才發現他罹患糖尿病,且玻璃體出血是因併發增埴性網膜病變引起,目前開刀處理後,已逐漸恢復視力。

過敏、腹部用力過度 都會造成結膜下出血

臺北慈濟醫院眼科蔡明霖醫師表示,秋冬季節交替之際,氣溫變化大,近來因結膜下出血前來就診的病患增多約2~3成。而結膜下出血是眼球表面的微血管破裂,造成出血的原因很多,像是因過敏眼睛癢而揉眼睛、腹部過度用力,如咳嗽及用力解便而引起靜脈壓升高,都可能造成結膜下出血,讓眼睛看起來一片血紅。

因為結膜下出血的血管破裂是在眼白部位,與光線進入瞳孔的路徑無關,因此不會影響視力,患者頂多覺得眨眼時有異物感,進一步檢查眼底若沒有視網膜的血管病變,患者無須擔心,大約2星期就會痊癒。

高血壓、糖尿病 容易出現血管破裂問題

門診中也不乏有患者是因結膜下出血就醫後,經醫師檢查後才知道自己患有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等三高或心血管疾病,蔡明霖醫師表示,高血壓及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血管彈性變差、構造較為脆弱,很容易導致血管破裂。

因此,結膜下出血是身體的警訊,70~80歲的老年人因多半知道自己有慢性病,因此,對於保健及身體的狀況會多加注意;40~60歲的民眾常因沒有病史,反而忽略了身體的狀況。

若出現眼結膜下出血 未來將增33%中風率

根據國際醫學研究發現,40歲以上即使沒有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症等中風危險因子,只要單純有眼結膜下出血症狀,其未來3年中風的機率,會比一般人高出33%。另外,美國研究也發現,中風患者眼睛血管幾乎都有受損,其中結膜下出血可被當成一項中風風險評估參考指標。

蔡明霖醫師提醒民眾,若眼睛在一年內發生三次以上出血狀況,代表血管結構已出現異常,千萬不要因症狀好轉就輕忽不管,一定要進一步檢查,找出病因,避免併發症的產生而危害身體健康,甚至性命安全。

 

【更多精采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抗老」話題蔚為風潮,但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大腦」也需要抗老!台灣抗老化保健學會上周末舉辦「老化健康照顧國際研討會」,來自新加坡的營養保健博士曾暉發表以雞精進行的臨床實驗,發現飲用雞精不只能增強體力,還可幫助新陳代謝與血液循環,延緩大腦老化。 雞精提升專注力、記憶 ...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寶寶胖嘟嘟才可愛!這是多數父母及家中長輩常見的觀念,然而醫師指出,虛胖的寶寶外型圓潤,但肉摸起來卻軟軟的、不夠結實,原因就在於體內脂肪含量過高,長期下來,很有可能成為日後罹患糖尿病的禍根。美國研究發現,喝母乳的寶寶可減少三倍以上的過胖風險,有較好的體重及體脂表現,...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45歲的黃先生在新竹科學園區上班,近一個月來覺得全身無力、疲勞,因此到醫院就診。經醫師問診了解,雖然患者本身沒有BC肝炎病史,但由於常工作超過12小時,導致飲食及作息不正常,加上常外食、抽菸、喝酒,不僅體重過重,抽血報告顯示其膽固醇、三酸甘油脂皆偏高,同時超音波檢...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時序已來到春天,正是天氣不穩定、日夜溫差大,忽冷忽熱外加潮濕,容易引發過敏及氣喘,也是流行性感冒高峰期,中醫師指出,順應時節做好養生保健,仍可以樂享活力春天。 衛生福利部苗栗醫院中醫科康鍾禧醫師說明,中醫養生講究時令季節,不同時期都有不同的養生要訣,例如立春以後,...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