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紅豆水利尿?醫生說沒用

紅豆水利尿 醫生說沒用(優活健康網記陳承璋/採訪報導)近日,台灣掀起一波「消水腫減重」熱潮,在背後推波助瀾的主要功臣「紅豆水」,就被塑造成金光閃閃的減重聖品,其中,更有知名女藝人在後頭撐腰背書,使得對於身材要求較為嚴苛的女性,紅豆水就成了此些族群的生活必備品;而在天花亂墜的偏方風潮大行其道的現今,因其傳播威力不斷堆疊,讓愈來愈多的愛美群眾,對於紅豆水趨之若鶩,卻很可能因此陷入「傷腎」危機之中。

百萬人慢性腎疾病不自知 再喝紅豆水恐傷腎

攤開我國慢性腎疾病的統計數據,全台成年人高達兩百萬人左右,有所謂的慢性腎臟疾病,令人咋舌的是,眾多病患中,僅有3.5%的人知道自己腎臟早已出現問題;而慢性腎臟疾病所能對人體發出的警訊,最能被人們所觀察到的,就是「泡泡尿」或「水腫」等表現,但倘若身體突發長期的嚴重性水腫,人們又想靠著紅豆水來解決,很可能對身體產生極大的負擔。

為什麼紅豆水會有傷腎風險?因紅豆水含有大量的「鉀」與「磷」,這些離子都需靠腎臟排出。「倘若一個有慢行腎疾病的病患,身體出現水腫,而去大量喝紅豆水,對身體會是很大的負擔。」長庚醫院腎臟科主治醫師顏宗海憂心的表示。

水腫成因多 應揪出背後元凶

事實上,人體出現水腫,應該是要找出水腫背後的主因,而非靠著各種食療或是偏方,來達到目的。顏宗海坦言,造成水腫的原因很多,除了腎不好,還有心臟疾病、肝臟疾病、腳步深層靜脈栓塞,都會出現水腫,有長期水腫的人,應要找醫師解決,過於嚴重就要驗尿或驗血找出成因,否則問題懸而未解,反而忽略身體所發出的警訊,恐怕讓隱藏於背後的嚴重疾病持續惡化。

「更何況紅豆水利尿的效果,幾乎微乎其微,」顏宗海直指,紅豆水雖有些微利尿效果,但紅豆水也是水,喝下去後,雖能利尿,但加加減減,效果幾乎微乎其微。他進一步說明,民眾想消水腫,第一,採低鈉飲食。第二,腳部若易水腫,睡覺時雙腳可墊枕頭。第三,嚴重型水腫,可由專業醫師,經嚴謹診斷後,開立利尿劑服用。第四,請醫師找出水腫主因。

四原則判斷自身是否為嚴重型水腫

至於判別是否為嚴重型水腫,營養師蘇慈閔補充,短暫型水腫主要有四個原因,分別為熬夜、吃太鹹、女性月經來潮、長期久坐或久站,若民眾避開這些水腫問題來源,卻還是水腫難消,很可能就是腎臟或其他身體疾病所引起。

台灣肥胖醫學會方銀漢醫師也觀察,門診上的確有遇過只靠利尿消水腫去減重的民眾,但事實上,這些方法都與減重無關,減重是減體脂肪,而非排除水分,更何況門診有遇過甲狀腺功能低下, 進而出現長期嚴重水腫的病患,正表示嚴重型水腫為不可忽視的問題,必須找出實質成因,才能使水腫消除,「疾病沒解決,連喝水都會胖」方銀漢如此提醒。 

顏宗海分析,我國慢性腎疾病患者居高不下的主因之一,就是當民眾碰到疾病,而非相信醫師的專業判斷,卻把希望寄託於國外的藥品甚至偏方草藥,腎疾病才會如此盛行,他提醒,倘若身體有異常情況,就得尋求醫師解決,以免丟失寶貴健康。

【更多精采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依據國民健康署三高調查發現,國內20歲以上成人每10位就有1位患有慢性腎臟疾病,其中糖尿病是其主因,而高血壓與高血脂也是腎臟病成因之一,國民健康署呼籲,三高失控將導致腎臟加速病變,除了影響個人及家庭生活品質,更對國家社會經濟產生莫大影響,104年健保署健保門診透析...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春天後母心,天氣多變化!告別前幾日高溫,從9日開始,天氣明顯轉涼,受鋒面通過及大陸冷氣團南下。因此國民健康署邱淑媞署長提醒,春季氣溫變化大,保暖冬衣先別急著收,尤其要注意日夜溫差大,特別提醒心血管疾病患者,注意三高控制及春季氣候濕冷,務必做好保暖措施,避免低溫及溫...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一位75歲的女性病患,左膝關節出現輕微腫脹,但無明顯疼痛,因此不以為意。但這兩周腫脹嚴重合併疼痛。最明顯症狀是膝關節後方膕窩處出現明顯腫脹現象,以致於關節無法彎曲,上下樓梯都很辛苦,因此趕緊就醫尋求治療。檢查確認其為退化性關節炎合併貝克氏囊腫,透過超音波定位實施囊...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每逢連假過後,眼疾求診人數都會突然激增,像是眼睛乾澀紅腫、3C重度使用後遺症,以及針眼潮。 隱眼日拋當週拋  紅腫發炎上門 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眼科陳子儀醫師表示,連假狂歡戴著隱形眼鏡過夜,隔天恐「眼紅」;加上許多人日拋式隱形眼鏡直接週拋使用;旅行出遊...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