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老人跌倒恐送命! 預防肌少症有方法

老人跌倒恐送命! 預防肌少症有方法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據統計,國內每年跌倒死亡人數約300多人,其中65歲以上超過4成,是老年人事故傷害第2大死因。醫師指出,老年人容易跌倒與肌力不足有很大的關係,尤其發生髖關節骨折,一年死亡率高達20%以上,而總死亡率更高於一般老年人2.41倍。

50歲後 肌肉加速流失

台中榮民總醫院高齡醫學中心主治醫師林鉅勝表示,隨著年齡增長,肌肉逐漸流失,年齡超過50歲,肌肉更加速流失。根據診間觀察發現,有許多老年人走路緩慢、常跌坐於椅子,都是因為肌肉量不夠、肌力不足,也就是所謂的「肌少症」。

每10名老人 1人有肌少症

據統計,國內平均每10名老人,就有1人罹患肌少症。林鉅勝醫師說明,肌少症是一種症候群,由許多因素所造成,包括罹患心肺肝腎疾病、免疫風濕疾病、營養不足、活動力差、久坐等都是高危險族群。

行走速度+握力 評估肌少症

目前國際針對肌少症的定義為:行走速度每秒低於0.8公尺,或是男性握力少於26公斤、女性少於18公斤,就可能罹患肌少症。透過身體組成評估、電腦斷層及核磁共振檢查,可進一步測量身體肌肉含量。

肌少症患者 死亡風險高2.41倍

林鉅勝醫師強調,根據國外研究發現,罹患肌少症容易失能,總死亡率高出2.41倍,可能原因有新陳代謝、心肺功能、免疫力降低等;且肌少症患者容易走路不穩而跌倒,若是發生髖關節骨折,一年死亡率可高達20%以上。

阻力運動+蛋白質飲食 預防肌少症

如何預防肌少症呢?林鉅勝醫師認為,從年輕就要開始「存肌肉本」,中年「維持肌肉量」,老年人「減少肌肉流失」,建議從運動及飲食方面著手,包括多做阻力運動、多吃蛋白質食物,兩者同時進行,效益才能加乘。

補充特殊胺基酸 有助肌肉生成

林鉅勝醫師建議,老年人平時可將寶特瓶裝水,抬舉雙臂訓練肌力,或是騎健身車、飛輪車訓練腿部;飲食應吃魚肉豆蛋奶食物,每公斤體重要攝取1.2至1.5的蛋白質。若是牙口不好者,可選擇補充白胺酸、精胺酸等特殊胺基酸,幫助肌肉生成,坊間有小包裝、好攜帶的營養品,只要用水沖泡就能飲用。另外,記得多曬太陽、補充維生素D,對骨頭、肌肉生成同樣都有幫助。

降低老人發生跌倒 醫師提醒要點

林鉅勝醫師也提醒,老年人應要定期檢查視力、血壓及血糖;另外,保持家中充足的燈光照明,以及地板整潔無障礙物,都能降低發生跌倒的風險。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3989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天氣變冷、小心脖子也會中風!台中一名85歲的阿嬤,日前突然臉歪嘴斜、無法說話,家人急忙將她送往醫院急救,醫師檢查發現,阿嬤頸動脈栓塞,造成腦缺血,死亡率高達80%,經緊急導管手術,取出3公分栓塞血塊,把阿嬤從鬼門關前救了回來。阿嬤被送到醫院時,臉歪了一邊,已經無法講話;醫師緊急幫她做電腦斷層掃描,發...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許多老人家都有漏尿問題,主要因隨著年齡增加,骨盆底肌肉會漸漸老化鬆弛,這時若用力咳嗽、打噴嚏或提重物等促使腹壓增加的動作,就會導致漏尿。衛生福利部臺北醫院泌尿科林威佑醫師指出,漏尿問題長期下來不僅使患者身心理造成影響,嚴重甚至影響生活品質,其實只要藉由固定每週坐2次,共...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一名58歲郭性男子,時常感到上腹痛跟腹脹感,直到疼痛感超過半年,懷疑自己是胃潰瘍而至腸胃科門診,原本安排胃鏡檢查,未料檢查當日腹痛難忍而直接到南投醫院急診就醫,醫師從電腦斷層掃瞄檢查發現郭男的橫結腸腫瘤併發阻塞,必須緊急手術,術後目前恢復良好。大腸癌初期症狀易被忽略 排...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阿茲海默症好發於65歲以上年長者,常造成患者及親友生活的嚴重負擔。中央研究院基因體研究中心陳韻如副研究員團隊近期首度發現並證實,促使阿茲海默症更加惡化的關鍵機制為大腦中的蛋白質──TDP-43。此研究有助於掌握更多阿茲海默症的發病特徵及機制,未來,可望透過此一蛋白質,為...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