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耳朵有異物? 試試三妙招解決

耳朵有異物? 試試三妙招解決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義輝報導)在耳鼻喉科門診,常遇到耳朵有異物前來就診的情況,案例更是五花八門。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耳鼻喉科主治醫師陳世鴻表示,若耳朵跑進異物,千萬別用棉花棒、掏耳棒、手指試圖取出,可能對耳膜造成傷害。有三個簡單方法可參考,包括照光法、滴油法和耳朵進水排除法,若仍然無法有效排除,建議盡快到耳鼻喉科尋求專業協助。

由於昆蟲有向光性,因此若有昆蟲跑進耳朵,可使用手電筒從耳外向內照,昆蟲會循著光線爬出,俗稱為照光法。若手電筒照了超過10分鐘,仍未看到昆蟲,可改採滴油法,用油滴入耳道,把昆蟲淹死,避免牠啃咬耳道,傷害耳膜。最後,耳朵進水排除法指的是,游泳或洗頭時,若水跑進耳朵,可側頭單腳跳躍,利用重力讓水流出。

陳世鴻舉例,日常生活中有許多狀況,造成耳朵不適。一位張姓女子,連續幾個月出現右耳搔癢和耳鳴,曾到內兒科診所就醫,但服藥後未改善。至醫院門診檢查後,發現右耳有一些類似耳垢的黃白色屑屑,經放大內視鏡檢查,竟然是會移動、活生生的塵蟎,而產生耳鳴的原因,便是塵蟎在耳膜上爬行造成,醫師最後為患者清除塵蟎後,耳鳴狀況隨之消失。

另一名五歲女童,因右耳流出膿液,到院就診後發現,耳內有一顆發亮異物,原來是一顆小女孩最愛的假鑽貼飾,因貼飾黏性消失,便掉入耳道。提醒家長,幼兒喜歡將小東西,如彈珠、玩具小零件等,往鼻孔、耳朵和嘴巴塞,應時時提高警覺。若發現兒童耳朵有異常分泌物、搔癢、疼痛等狀況,建議不要自行挖取,可能因小孩害怕而亂動,不小心對耳膜造成二度傷害,應由耳鼻喉科醫師協助取出。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9060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許多人吃飯一定要有辣,從小辣、中辣、到大辣步步上升,然而辣度太強很容易刺激食道與腸胃外,胃酸逆流也容易發生腐蝕灼傷,聲帶健康恐怕也會受影響,讓聲音聽起來沙啞或低沉,振興醫院耳鼻喉部嗓音中心主治醫師張智惠提醒,如果感覺講話容易疲倦、沙啞感、異常低沉,趕快找專業醫生治療。...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疫情肆虐之下,可能導致患者產生快樂缺氧(又稱隱形缺氧)症狀,若無及時就醫,可能發生猝死之憾事。為避免因「快樂缺氧」猝死再傳,臺大醫院智慧醫療中心聯手多家科技公司共同開發「血氧系統即時監測平台」,幫助醫護人員即時監測隔離患者的生理變化,更結合混合實境頭戴式裝置,打造「混合...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全台進入三級警戒已近兩月,期間多採居家辦公、學習,活動量大幅降低,在家嘴饞、零食點心供應不缺,體重無意識就可能失控。根據國內外許多新冠肺炎研究分析,「肥胖」是感染和導致重症,甚至降低疫苗保護力的高風險因素。然而無法外出、上健身房,除了在家運動外,現在也能藉由科技安全甩掉...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林郁敏/台北報導】最強IG名模Angelina(陳怡安)熱愛健身,即使居家防疫還是不忘保持良好身材,重視外型的她,曾在社群媒體的限時動態上,分享自己牙齒變美的心路歷程,從當初牙齒不對稱、齒色不均,到耐心完成矯正和貼片療程後,拍照時更能大方展露笑容,讓她更顯自信與活力,她也呼籲民眾,牙齒...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