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肉毒桿菌素治尿失禁 循排尿照護網找醫師

肉毒桿菌素治尿失禁 循排尿照護網找醫師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根據統計資料,台灣約有兩萬三千名脊髓損傷患者,每年約新增千名案例,因為脊髓受傷導致膀胱功能及尿道括約肌功能失調,許多患者長期有嚴重尿失禁或是無法排尿的問題,終生只能包著尿布,不但容易造成嚴重尿路感染,且若泌尿系統未能得到良好照護,長期下來對腎臟功能將會帶來的不良影響,如腎水腫、腎毒以致於洗腎的發生。此外,多數無法排尿的患者,必需長期仰賴導尿管定時導尿,帶著導尿管終其一生,不僅影響生活品質,大部分患者更只能抱持抑鬱、沮喪的心境。

台灣泌尿科醫學會理事長暨花蓮慈濟醫學中心泌尿科主任郭漢崇表示,傳統治療的口服藥物,效果則較為有限,且有全身性副作用,如:口乾、便祕等。肉毒桿菌素治療採用膀胱內注射方式,針對局部部位施打,肌肉鬆弛效果較佳,且醫學證據顯示,對於膀胱內壓力的降低及膀胱容量的增加多有助益。衛福部已於今(2015)年5月1日正式給付「A型肉毒桿菌素」用於治療脊髓病變引發的膀胱過動症導致尿失禁的患者,這項福音已為許多患者減輕身心靈之苦及經濟負擔。

郭漢崇表示,雖有許多新藥物及新科技能夠改善脊髓損傷者的排尿照護,但由於過去泌尿科醫師之間彼此治療原則不一,且缺乏經驗交流,使得泌尿科醫師在脊髓損傷患者的排尿照護上仍有改善之空間。

有鑑於此,台灣泌尿科醫學會宣布成立國內脊髓損傷者排尿照護團隊,希望藉著與國內各地區泌尿科醫師達到共識、安排教育課程,公布最新治療指引,讓照護脊髓損傷者排尿障礙的泌尿科醫師能有一致的共識及醫療行為,使全國脊髓損傷者的排尿照護有共同而且適當的處置方式,患者可以透過以下現已加入之全國脊髓損傷排尿照護網,尋求專業醫護人員協助。未來泌尿科醫學會將增加更多的醫院及醫師加入照護網,使各地區SCI病患均能就近得到醫療照護。

未來台灣泌尿科醫學會也將會與產業界合作,在全國各縣市舉辦義診及衛教活動,鼓勵脊髓損傷患者能夠勇敢的走出家門,到醫院接受泌尿科醫師的檢查及治療,改善其包括尿失禁等排尿障礙之問題,減少泌尿系統的併發症的發生。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1954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渝樺報導】經濟學人智庫16日公布罕見疾病白皮書,針對亞太區五國經濟體的罕見疾病照護進行研究,揭示改善罕病治療三方向。罕見疾病基金會共同創辦人曾敏傑表示,希望能有更多國家政策的推動,提升罕見疾病整體照護和生活品質。亞太跨國比較研究 台灣醫療人員罕病定義認知高經濟學人智庫公布第一個亞...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太太有可能對先生的精蟲產生免疫反應而引發抗體,甚至先生自己也會對自己的精蟲產生抗體,更糟糕的是,當夫妻同時都對精蟲產生抗體,那懷孕一事更是難上加難了!不孕9年的患者鄭小姐與先生兩人同時都有抗精蟲抗體,即一般俗稱「精卵互斥」,雖做過試管但未成功,後求助中醫診所院長林襄穎醫...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運動風氣盛行,路跑風潮正夯,就算沒參加過路跑活動,也對這個詞彙耳熟能詳,但,你聽過「路溜」嗎?「路溜」就是─穿著直排輪,在馬路上溜。《善耕365公益媒合平台》近期接觸一位夢想家—,他是直排輪教練小龍,他用自己的方式與台灣這塊土地交流,引領許多孩子走向戶外,體驗台灣美麗的...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澍清/台北報導】對於長時間坐著工作、少喝水的女性上班族來說,隨身包包裡常備著浣腸劑,因為便秘纏身,必須透過外物刺激才能擁有「暢快」人生,不過醫師提醒,長期使用浣腸劑恐會成癮,且越用效果可能越差。 馬偕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治醫師孫文俊指出,臨床便秘定義以時間為指標,超過3天以上沒排便,即...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