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肝硬化是全身性疾病 每天有33人死於肝病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根據衛福部國健署所公布的最新資料顯示,肝癌死亡率高居第二位,其中每年肝癌死亡人數約八千人,且有八成合併肝硬化,慢性肝病、肝硬化死亡人數約五千人,相當於每天有三十三人死於肝病;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執行長楊培銘指出,近年來,肝硬化從病因、診斷到治療都有長足進步,但是民眾對於肝病預防觀念與認識不夠深化,肝臟又是沒有痛覺神經的器官,使得國人容易輕忽而延誤治療契機。

 

台大醫院內科教授陳健弘指出,傳統觀念認為一旦肝硬化就沒有轉機,但從長期臨床試驗發現,肝硬化是有機會改善,且並非全然不可逆;在初期肝硬化階段的病人,積極接受藥物治療,肝纖維化就有機會逆轉,肝硬化也有機會改善,更可降低肝癌發生率。

好心肝門診中心院長王世晞表示,肝硬化並不只是肝功能受損,由於肝臟是體內最大的器官,負責協助人體進行解毒、分解或合成養分,當肝臟發生病變時,所有由肝臟提供出去給各器官的養分或血液,都會受到影響,進而形成全身性或系統性病變;嚴重的肝硬化會對很多器官造成影響,包括腦部、心肺功能、腎臟、脾臟、骨髓、內分泌及免疫功能等。

為能讓民眾對肝病防治有所認識;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特別集結全台39位肝病防治專家,包含醫師、護理師、營養師共同撰寫出版「肝硬化全書」,內容涵蓋肝硬化併發症、治療、飲食及日常生活和心理照護。該基金會並將出版一系列「好心肝」叢書,包含肝癌、B型肝炎、C型肝炎及脂肪肝等,讓民眾對肝病能有系統且全方位的了解,遠離肝病之苦。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4820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周威志報導)20年前的一場車禍,讓脊損傷友珈妮從此再也無法站起雙腳,但造成如此嚴重後果的,卻不是意外最初的傷害。 另一位病友小琪也是在熱心警察送往醫院的途中,一點一滴的破壞脊髓剩餘連接的神經,原來,好心幫助的警察和鄰居,卻可能因為無心的疏忽,造成傷者一生的遺憾。 台北榮總神經外科...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暑假到來,遊樂園區成為家長與孩子共度親子時光的好去處,人潮絡繹不絕,而去年底開幕的兒童新樂園更成為熱門地點。從8月1日起,兒童新樂園大門前廣場及第二出口周邊戶外區域為全面禁止吸菸場所。 臺北市衛生局健康管理處林夢蕙處長表示,為營造戶外無菸環境,且保護孩童及民眾不吸二手菸...

閱讀詳情 »

雖然為了美容或健康而去健身或使用精油是好事,但還是難以持久吧,因此我們不妨以每天都會進行的「飲食」來嘗試看看。 這次我們就集合了許多對女性有益的食物。   1:對抗橘皮脂肪有益食物 消除凹凸不平的橘皮脂肪需要提升新陳代謝,為了將體內毒素排出也需要從體內開始保養,因此可攝取能有效消除橘皮脂...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