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胎記是「福相」還是「禍根」?人為什麼會長胎記?

根據我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數據顯示,全球每年新生兒的胎記患病率高達10%左右。胎記不僅會影響一個人的外表和心理,還有可能危害到身體健康,甚至造成生命危險。

胎記是「福相」還是「禍根」 人為什麼會長胎記

 

常見胎記

一種是青色胎前痣 一種是血紅斑痣

  上海解放軍醫院血管瘤專家王漢忠介紹說,「我們在實際接觸中發現,胎記在幼兒期、青少年期發生比較多,他們在心理上會有自卑感,表現在不愛說話,不願意參加社會活動。」王漢忠表示,胎記對兒童與青少年的身心發育會產生很大影響。「目前常見胎記有兩種顏色,一種是青色的胎前痣,另一種是紅色的血紅斑痣。」

 

胎記:微量元素等缺乏導致色素異常細胞增生
  胎記是在發育過程中,人體胚胎組織發育產生異常,在皮膚表面出現了形狀和顏色的異常。主要是人體的血液中各種微量元素:鉀、鈉、鈣、鎂和酪氨酸酶等的缺乏影響了色素的合成,導致色素異常細胞的增生,通過生命傳導到表皮,逐漸蔓延成斑塊。

 

年齡越大胎記越難治 1歲治癒率高

 

  胎記不僅會造成心理影響,還有可能危害健康。有些胎記長在眼部,會產生併發症,比如青色胎記會產生青光眼、白內障;血紅斑痣在面部會出現SW綜合症,嚴重的會產腦膜瘤,有生命危險。「因此胎記越早治效果越好。但實際當中真正就診的病人很少,特別是農村認為胎記是一個福相,很多人不具備科學知識,錯過了最佳治療時期。」

  據專家介紹,越早治療,細胞表皮的色素沉澱就越淺。「1歲和5歲相比,治癒率最高的還是1歲,因為色素細胞在表皮層,很快就可以用各種現代醫療技術治療,如果到5歲再治,色素細胞發育到中皮層或者皮下組織,治療難度就很大了,治療週期時間長,花費的經費也很大。」

 

胎記是「福相」還是「禍根」 人為什麼會長胎記

 

去除治記有風險 不是所有的胎記都要治

 

  目前治療胎記的常見手法有激光、光動力、冷凍、手術,還有做同位素持久放射放療。治療胎記要注意選擇正規專業的醫療機構,避免留下隱患。專家表示,「實際就診中大量的病人,用了各種藥品和激光,產生了很大的副作用,劑量用得也不準確,結果造成面部皮膚的疤痕,或者在四肢功能關節上造成了畸形。」

  但是也有一些胎記,長在不顯眼的位置,對身體和生活沒有任何影響,就需要考慮下是否真的需要去除了,畢竟去除胎記也是會存在著一些風險的。

 

胎記種類

  主要分為九種,有蒙古斑、咖啡斑、太田痣、色素痣、毛痣、皮脂腺痣、毛細血管瘤、海綿狀血管瘤、鮮紅斑痣。

 

1、鮮紅斑痣
多數會逐漸消失

 

  約1/3的新生兒都會出現這種胎記。它是一種小的、淡紅色的斑疹,多出現在後頸部、兩眼中間、前額以及眼瞼上。隨著孩子不斷長大,多數會逐漸消失。

 

2、蒙古斑
通常在學齡前會逐漸消失

 

  這種胎記平坦、光滑,一出生時就有,常見於臀部或腰部。它們多為淡藍色,也可能是藍灰色、藍黑色。這種胎記看上去像是一片淤青,在黃色人種中很常見,通常在學齡前會逐漸消失。

 

3、草莓樣血管瘤
不會消失,但不影響健康

 

  又稱毛細血管瘤,這種胎記通常出現在臉部、頭皮、背部或胸部,多為紅色或紫色。草莓樣血管瘤通常在出生後數週形成,可能不突出於皮膚,也可能稍稍高出皮膚的草莓狀柔軟腫塊。雖然不會消失,但對健康沒有影響。

 

4、海綿狀血管瘤
在青春期前會消失

 

  它就像充滿了血的淺藍色海綿組織。通常出現在頭部或頸部的皮下,如果長得比較深,上面覆蓋的皮膚看起來無異樣,並在青春期前會消失。

 

5、咖啡斑
隨著年齡增長而逐漸變大

 

  它的顏色就像是咖啡裡加了牛奶,呈棕褐色。這種胎記多為橢圓形,多出現在軀幹、臀部和腿部。隨著年齡增長而逐漸變大、顏色變深,一般不會帶來健康問題。如果同時出現好幾個比硬幣還大的胎記,很可能與神經纖維瘤有關。

 

6、先天性色素痣
有可能發展為皮膚癌

 

  約1%的新生兒會長這種痣。它的形狀不規整,小的直徑約為數毫米,大的則可侵犯整個背部、頸部或整個肢體。這類痣有可能發展為皮膚癌,如果面積較大就應該進行治療。

 

來源

相關推薦

男生認為女生是地球上唯一一種每個月都會大出血,但還能活著的怪物。他們永遠也不能體會女生經歷的痛苦,不過看完下面這24件事後,所有人都會明白月經到底會帶來多少傷痛,每個女生都是堅強的戰士!   ▼1. 每一次呼吸,每一個動作,甚至每走一步都會感覺鮮血狂噴,就像尼加拉大瀑布一樣。  ...

閱讀詳情 »

許多男生在洗澡前喜歡將鬍子刮的乾乾淨淨,在洗澡的時候以便去掉在臉上的一些鬍子渣,這樣既方便、又乾淨。但是,這樣做對皮膚真的有好處嗎?鬍子刮的乾乾淨淨就好嗎?一起來看看吧! 洗澡前刮鬍子可能會引起感染 我們用剃鬚刀刮完鬍子之後,其實會留下許多微型創口,這些微型創口雖然很小(小到眼睛都不一定看得見),...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心瑩報導)根據內政部統計,國內晚婚族越來越多,30到34歲結婚比例逐年遞增,由於晚婚現象,通常女性在懷孕時已是高齡產婦,而35歲以上的婦女,因為年紀大,卵巢功能開始衰退,卵子容易發生畸變,有90%的卵子會發生染色體不分離的現象,胎兒出現染色體異常或先天性畸形、發育遲緩、癡呆的機率...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女性一邁入中年體力跟著下降外,還老是腰痠背痛,到底是為什麼呢?國泰醫院物理治療師簡文仁表示,中年媽媽代謝慢,開始發福,且隨著年紀增加,身體的器官、組織都會漸漸老化;年輕時的儲備能力較好,身體機能旺盛,當天的勞累都可以輕易的借由休息來消除,但勞累是日積月累的,一旦累積到一...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