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胸悶心血管阻塞 打通血路須補腎

胸悶心血管阻塞 打通血路須補腎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現代人工作壓力大,飲食又多膏粱厚味,以致心血管疾病患者越來越多,病況嚴重時,出現胸悶、心肌梗塞,往往就被送往醫院急診室進行心導管支架置放治療;不過,中醫師李深浦指出,其實,會出現心血管疾病,要打通血路,應該要補腎,因為腎主骨,骨髓又有造血功能,因而與心相通,所以藉由補腎藥物,可以改善心血管病況。

李深浦醫師表示,補腎活血是增強心血管健康很重要的方法,因為腎虛會導致血液循環不良,進而增加心血管的負擔,所以應以補腎活血藥來治療;而且心血管堵塞狹窄,即使是裝了支架,並不是就不用吃藥。有不少心血管病人以為裝了支架,病就好了,其實還是要每天吃藥,而且裝了支架更可能會卡膽固醇。

臨床上,就有一名罹患冠狀動脈疾病的老翁,原本要裝心血管支架,結果在以補腎中藥治療後,經由西醫進一步檢查,發現血路竟然大為暢通,以致不必急著置放支架了。李深浦解釋,因為腎與心相通,腎氣足,氣血流暢,心血管才會健康,中醫是以恢復人體機能的藥物,將身體的內臟器官養好,就可使其再生龍活虎。

「其實,平常就注意良好的生活方式,是可以改善人體內臟器官的健康!」李深浦並指出,中醫不只是治病,更要病人能夠運動,喜歡運動就健康,當自己動不起來時,就可藉由醫藥來幫助。他進一步說,你看小孩是坐不住的,因為他們新陳代謝好,老人不運動,沒有元氣,是因為沒有體陽,不想運動;陽氣足,則能量足,才有活動力、生命力,這是因為人需要營養,而能量夠就會安排去運動,運動會產生快樂,進而能產生良性循環,使身體健康。

另外,要避免心血管疾病,中西醫都注重飲食起居要正常,且應避免肥胖!李深浦醫師強調,身體肥胖會使細胞無法分解精細營養,因為人需要高度小分子營養,才能使內臟消化吸收,如果細胞代謝困難,則不只是會出現心血管疾病,甚至癌症都可能因此而來報到。

所以,李深浦醫師呼籲,要尊重身體新陳代謝的自然功能,尤其是吃食物要咬碎,因為大腦會在計算卡路里,吃太快,大腦就會算不清楚,以致食物就會吃太多,而且吃食物時喝冰水,大腦也會計算錯誤;另外,口水是最上層的消化液,可以調節胃酸,所以要細嚼慢嚥,才能幫助消化,否則吃太快又吃太多,化學分子會變粗,食物則沒有完整發酵,內臟器官就會吃不到營養,健康就會亮紅燈。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6098

相關推薦

#免費領取 FaceBook 最新網路流行話題掌握 歡迎一起加入 分享至Facebook FACEBOOK粉絲留言版 歐洲疫情告急確診率高死亡率也高 考驗各國醫療能量 【武漢肺炎】運動可以提升免疫力 為何NBA球員會接連中標? 感謝守護健康 鄉親用拿手菜為醫護人員加油 肺炎期間宅在家3C使用量增 ...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目前新型冠狀病毒仍在全球延燒中,每天都有確診、死亡人數提升的訊息,要對抗武漢肺炎,民眾除了配戴口罩、勤洗手,養成良好衛生習慣,也要提升自己的免疫力。衛生福利部南投醫院中醫科建議民眾可從飲食與經絡來增強免疫力。經絡提供養分 供應氣血到全身南投醫院中醫科張慈文醫師表示,人體...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許多心臟病與中風有密切關係,包括心房顫動。根據研究約有1/5的中風是由心房顫動引起,且心房顫動患者發生中風機率,是正常人的4-5倍,但有些患者沒有症狀不易察覺,成為可怕的隱形殺手!而現今高齡化社會、肥胖人口增加,也使得心房顫罹患率跟著增加。 「心房顫動」常見心律不整 高...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正值新冠肺炎疫情延燒的敏感時期,日前更有確診案例治癒後出現肺纖維化,肺纖維化可怕之處,在於它會阻礙肺泡間正常的氣體交換,導致肺功能下降,走路會喘、乾咳,且肺功能無法恢復到正常狀態。更值得留意的是硬皮症患者,因為肺纖維化往往是導致死亡的主要原因。肺纖維化是硬皮症患者致命主...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