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腎臟病患攝取熱量不足 致死率升高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蛋白質、醣類是供給所需熱量的主要來源;然而,慢性腎臟病患飲食常需忌口,尤其是末期腎臟病患者,更須遵循低蛋白質飲食,以免容易導致熱量攝取不足而體重下降,甚至變成營養不良。營養師指出,國外研究顯示,末期腎臟病患者的蛋白質熱量耗損率高達75%,恐增加致死機率。

成大醫院營養師吳紅蓮表示,慢性腎臟病患常因飲食限制,而導致熱量攝取不足;或因體內毒素累積及慢性發炎,而造成食慾減低。她強調,「一旦有營養不良的現象,就會提高慢性腎臟病的致死率」,絕對不可輕忽。

若出現營養不良的狀況,就必須增加營養素的攝取以增加熱量;吳紅蓮指出,蛋白質、醣類是供給所需熱量的主要來源,每公克蛋白質可提供9大卡,而每公克醣類則提供4大卡,但慢性腎臟病必須遵循低蛋白質飲食,建議除了醣類的攝取來源外,可補充中鏈脂肪酸油(MCT),每公克可提供8.3大卡的熱量。

吳紅蓮強調,MCT是由椰子、棕欖仁中提煉的物質,具有容易消化、快速轉變為能量使用的特性,且不含鈉、鉀、磷等會增加慢性腎臟病患負擔的礦物質,臨床也常用於早產兒的快速熱量補給,以及術後、病後患者的調養。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4145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報導)吃,是生物維持生命的本能,藉由飲食人類不只可以從環境中獲得維持生命所需的營養,也發展出了無數的飲食文化。從大戰結束後,人越吃越多,也越吃越好,越吃越精緻,但是卻也越吃越不健康。吳栢瑞醫師表示,心血管疾病與腦血管疾病經常是國人前十大死因的前三名,這些疾病都與代謝性疾病息息相關...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腸病毒就診人次,目前已超過流行閾值,進入流行期!疾病管制署提醒,由於新生兒感染腸病毒後可能引發重症,因此準媽媽們在懷孕期間,應注意個人手部及呼吸道衛生,如有發燒、咳嗽、喉嚨痛、腹瀉、肋肌痛等症狀,應主動告知醫師;家中成人或幼兒等接觸者,如有身體不適,也應避免接觸新生兒。...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癌症放射線治療上,以光子治療為主,但照射惡性腫瘤時,容易對周圍正常組織造成傷害,引發後遺症;目前已有重粒子治療能選擇,不但能準確摧毀惡性腫瘤,也能降低對周圍正常組織的傷害,降低治療副作用,且能針對特定的治療深度,將能量完全釋放。花慈與日簽署合作備忘錄 癌症精準治療邁新里...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為維護和關心收容人健康,衛生福利部與法務部自2010年迄今,合力推動「戒菸就贏比賽」建立獎勵收容人戒菸的氛圍,今年共有746組收容人報名戒菸就贏比賽,用實際行動踏出轉變的第一步,找回健康自主權,不再受菸癮控制,讓自己與家人看見人生的正向轉變。跨部會合作助收容人戒除菸癮根...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