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腸病毒流行期 家長不可輕忽

(健康醫療網/郭庚儒報導)家長注意,腸病毒仍不可掉以輕心!日前一名出生僅4天的嬰兒,即感染腸病毒。醫師表示,雖然暑假期間不是腸病毒的流行高峰,建議家長從外面回家與幼童接觸時,應先更換衣物、洗手,平時要讓孩子多吃新鮮蔬果,並養成運動習慣,也可補充的營養乳品,藉由多重防護避免孩子感染腸病毒。

台灣每年5至6月及9至10月都是腸病毒的流行高峰期,據統計,今年5月份一週門診就診人數就突破3萬人,而急診人數更創下7年來新高。

中山醫院小兒科醫師周怡宏表示,目前防治腸病毒並沒有有效的藥物及疫苗,只能提升孩童自我免疫力對抗病毒,但寶寶出生6個月後,從母體帶來的抗體會消失,容易感染疾病;1至10歲,更因免疫力下降經常生病,甚至感染腸病毒。

周怡宏說,腸道是人體最大的免疫器官,只要吸收好的養分,就能抵抗病毒的侵襲,但非愈多好菌愈有效,必須注意菌種能否確實停留在腸道,不被胃酸殺死,達到抑制壞菌的效果,進而補強免疫能力。

周怡宏指出,乳酸菌肽是一種天然的抗生素,在人體內3至5小時,就可有效降低沙門氏桿菌、大腸菌及志賀氏桿菌細菌數,有助平衡腸道菌叢分布,抑制害菌與病源菌侵入,可提供腸道益生菌增殖,提高保護力,減少病毒感染機會。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0412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對身材嬌小的父母(爸爸153公分、媽媽149公分),焦急地帶著9歲的兒子偉偉至小兒科門診諮詢;由於父母身高都不高,擔心小孩萬一將來也長不高的話,會影響自信心,父母期望可以透過正確的診治,改善家族性身材矮小的遺傳。在經醫師檢查骨齡,及追蹤過去的生長曲線趨勢後,研判若不經...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連續幾波寒流襲台,有不少民眾會選擇吃鍋來暖身體;然而,中醫師提醒,吃了過多補身的鍋,卻易於引起嘴破、臉上冒痘等上火症狀,這時不妨喝些甘蔗汁,可以有清心降火的效果,往往能改善上火的情況。延續去年的寒冬,今年開春以來,就連著好幾波寒流來襲,除了在穿著上做好保暖以禦寒,吃火鍋...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潘以慈報導)攝護腺是男性主要泌尿系統的器官,除了負責製造精液成分,也有調節排尿的功能,但隨著年紀逐漸增長,男性荷爾蒙刺激下,就容易出現攝護腺增生以及肥大的現象。臨床上,像是小便無力、用力解尿、解不乾淨等,甚至夜尿、尿失禁等現象,都可能是因攝護腺肥大導致壓迫尿道,造成阻塞性症狀;嘉義...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今年30歲的陳先生在台北某科技公司上班,某天卻突然發現床事愈來愈心有餘而力不足,一開始以為是加班勞累、應酬過度而不以為意,沒想到度過一個長假後依然有早洩情形,且每況愈下,老婆甚至開始懷疑有小三,還一度為此鬧離婚!其實,像陳先生這樣的男性並不算少數;根據調查顯示,台灣每三...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