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自控式止痛療法效果佳 可減輕術後疼痛

(健康醫療網/潘以慈報導)外科手術後的傷口疼痛常造成病患的不適,署立花蓮醫院建議使用自控式止痛療法,可增進舒適感和減少併發症,並能有效達到止痛的效果。

署立花蓮醫院麻醉科醫師黃健中指出,自控式止痛療法是經由評估設定安全藥物劑量後,在固定時段內,由電腦控制安全給藥次數,再透過幫浦給藥迅速進入病患體內達到止痛效果;且可由病患個人依據疼痛程度和頻率,自己輕壓控制按鈕讓藥物進入體內止痛,整個過程只需幾分鐘。

黃健中進一步表示,一般外科手術後的病患躺在病床上,往往會因忍不住疼痛,而按鈴呼叫護理師準備針劑,經由肌肉注射止痛劑後,待藥效作用緩解疼痛,需要30分鐘以上的時間,許多病患往往都已痛得難以忍受。

黃健中醫師表示,從藥物動力學的觀點來說,使用自控式止痛療法的病患,血液中的止痛劑濃度呈現小幅波動的穩定狀態,而傳統肌肉注射止痛劑的方法,病患往往在止痛劑不足與過量間來回擺盪,影響生理的情形較為嚴重。

自控式止痛療法是採取低劑量逐步給藥的方式,黃健中說,這種方法的副作用較小,病患不會因劇痛而焦慮,且因有電腦控制也不必擔心用藥過量,更不必擔心藥物上癮。

醫師呼籲,自控式止痛療法雖然效果佳,但因目前還未納入健保給付範圍,病患必須自行負擔材料費、機器租金和醫護費用,但這種療法可加速康復,提早下床,還是值得病患考慮使用。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9051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今(10)日連假開始,許多人都趁著今天與明天除夕白天,趕快打掃家裡,特別在新冠疫情威脅下,家裡的每個角落都不能放過。家事達人陳映如建議,善用家中每1項打掃工具,將平常不容易注意到的地方清除灰塵,同時也提醒大眾,有1項好用的小物可以發揮打掃與防疫的功能。 眼睛看不到的地...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由於近來血管性黃斑病變,如老年性黃斑病變、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及眼中風所造成的黃斑部水腫,都可以藉由眼內注射新生血管抑制劑來治療,許多病患得知自己患有黃斑病變,就直覺問醫師,自己需不需要打針?特定非血管性黃斑病變 需手術治療黃斑部位於視網膜中心,負責精確及彩色視力,黃斑病變初期...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渝樺報導】春節假期是病毒性腸胃炎流行高峰,依據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疫情監測資料顯示,去(108)年春節期間全國腹瀉急診就診率為7.33%,臺北市腹瀉急診就診率為6.4%,皆遠高於去(108)年全國及臺北市腹瀉急診就診率平均值4.55%及4.26%,呼籲市民在春節假期應特別注意飲食...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如果最順利情況下,台灣可能最快在3月由COVAX取得20多萬劑牛津AZ疫苗開啟施打,今(9)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說明疫苗狀況,提到9月11日至11月3日,與台灣東洋談判當下,在授權文件效期內,多次商討無法合意,因此無法洽談,但破局原因指揮中心日前強調因台...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